《文明诗学》简介

《文明诗学》这本书是由.张大为著创作的,《文明诗学》共有78章节

1

文明诗学书系总序

2

自 序

3

目录

4

导论 文明诗学的问题构成与理论格局

5

第一节 审美现代性当中的诗学理论困境

6

第二节 文明诗学的问题意识与问题性主旨

7

第三节 文明诗学与中国文学及文明传统

8

第四节 文明诗学的理论格局与基本内容

9

第一章 文明诗学:从“天下文明”到“言立而文明”

10

第一节 超越关于文学“审美”化的现代性规划

11

第二节 文明诗学:从《周易》到《文心雕龙》

12

第三节 重返“文明”的诗学视野:文学价值的自然正确性与文学经验的自然整全性

13

第二章 重构理解文学的“文明”心智

14

第一节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重返“生活世界”的诗学理论

15

第二节 在“修辞立其诚”与“曲成万物”之间持存的文学的“文明”主体性

16

第三节 “字之曰道”:文学的“文明”修辞与“文明”实践

17

第四节 文明视野当中中国传统文论的“古”与“今”

18

第三章 “诗与哲学之争”的文明诗学意涵

19

第一节 “柏拉图式政治哲学”对于“诗”的征用与遮蔽

20

第二节 西方哲学传统与西方文明的限度

21

第三节 施特劳斯的“坚果”:“美的理念”与西方诗学传统

22

第四节 中华文明与文明诗学问题视野中的“诗与哲学之争”

23

第四章 中华传统之文明理性与文明修辞界面

24

第一节 “自然—道体论”的“诗性”总体性视野

25

(一)中华文明的“诗性”整体性与“诗性”的总体特征

26

(二)具体化的“本源”认知与“本体论”思维方式

27

(三)“自然”视野的层次性与综合性

28

第二节 充实与虚灵的统一:生活世界界面的内在分疏与意义的内涵性生成机制

29

(一)弥漫的经验及“道体”的内在充实

30

(二)占筮与修辞:实践性牵连的生活世界之内涵性意义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