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营造和展望
在学校教育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疑是教育过程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和地位,是属于教育基本层面的问题,它的结论渗透进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他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古今中外虽经过多次反复论争,到今天仍大有讨论的余地。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方面,不管对师生的关系如何认识,教育必须使学生得以更好的发展,教师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因此,未来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关系、对话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生命关系。
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基础,师生彼此平等相待,坦率而真诚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机械地传递知识,也不仅是资料的提供者,而是学生求知与发展过程中的向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师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未来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应有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合作,用合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学生自己承担起参与活动与自主学习的责任。
师生之间的生命关系:生命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作为教师的主体与作为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知识和行为引导学生进入生命内部思考的过程中,自身也在进行生命的反思,师生共历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师生生命相互摄养与相互创造的过程。
在未来的校园里,我们将看到的是师生之间更加友爱、真诚、愉快的合作场面。在课堂上,教师热情耐心地鼓励,循循善诱地引导,恰到好处地点拔,有效地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甚至是那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为了解答疑难问题、为了探索人生真理而激烈争辩的场面,都无不渗透着师生之间真挚的友谊。
在未来的校园里,学生人人善于思考、富有创造;人人都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很强的自学能力;人人都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交际能力,人人都拥有社会责任感。这种师生共同对学生地位的确立,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与价值,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于广大教师来讲,师生关系的改进,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抛弃传统观念和固化的思维模式。但要求教师不再固守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行为时,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自由发挥,而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基于学校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