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有抓手,阳光校园增活力——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建设和实施策略

依法治校有抓手,阳光校园增活力——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建设和实施策略

民主评议干部是教代会行使职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生动体现。多年来,民主评议干部,作为依法治校基本而重要的环节,不仅对于建立适应时代要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为广大教职工更直接、更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建设

教代会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形式,是学校领导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是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同时也是校内各群体之间协调利益、维护权益、促进和谐的重要机制。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定的权威性,有较完备的工作制度和组织体系,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此它是一种集多种优势为一体的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教代会主要职权包括建议权、审议权、决定权、评议权、监督权,而民主评议干部正是教代会的职权之一。

当前,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在大多数学校得到了健康发展。在评议对象、评议内容、评议方式、评议程序方面形成了初步的规范。从评议的内容上看,民主评议干部,就是由教职工代表对干部在某一个阶段中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基本的、综合的评价。德、能、勤、绩、廉这五个方面的评议内容,与党组织对干部考察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相互重叠的。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民主评议重在由群众对干部做基本的、综合的、一般的评价,强调的是民主监督;而日常的干部考察则主要是由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了解、检查,它同样需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但目的是全面了解干部的情况。

民主评议干部的一般步骤是:述职—测评—评议—反馈—整改—监督。在上述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环节是民主测评、小组评议。因为在这项制度里,关键就是要反映民主,形式是民主的,结果也是民主的。但对干部述职和个别谈话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干部述职是评议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和进行正确评议的重要依据;个别谈话是比座谈会评议有效得多的一种形式,是民主评议的必要补充。

(二)民主评议干部的实施策略

1.开好大、中、小三个会,明确民主评议方向

在学校党组织的统一部署下,做好评议前的思想动员和有关准备工作是搞好民主评议干部工作的前提。我校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工作每年两次,上半年是对学校中层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下半年是对校级领导进行民主评议。针对在部分干部和教师中存在“不愿评”“不敢评”“不想评”“不好评”的现象和“评与不评一个样”“与己无关”的思想,我们首先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统一认识,明确评议的目的、意义,从而放下包袱,丢掉顾虑,端正思想,实事求是,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群众的评议。其次,我们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学习、宣传民主评议干部的意义,明确各自的职责,认真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最后,我们召开了工会委员会议,出谋策划,精心设计好民主评议干部的各个步骤,安排好各项具体工作,如议程的安排、评议表格的设计、教代会会场的布置、气氛的渲染等,尽量做到考虑周密,不出纰漏。在这三个会议上,我们特别强调了民主测评干部的两条纪律:一是学校利益高于一切。民主评议干部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完善学校工作,要以学校的全局为重,不存私心、不谋私利、不泄私愤。二是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看干部,防止片面性,成绩不夸大,缺点不夸张。一切以干部的实绩作为评议的主要依据,是成绩就要充分肯定,是缺点就要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我们的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也要真诚帮助。

2.民主评议干部的关键三环——述职、测评、评议

在评议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干部述职、民主测评、小组评议三个环节。这是民主评议干部能否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在民主测评干部之前,我们首先组织教职工听取被评议干部的述职报告,被评议对象的述职内容与评议内容均按德、能、勤、绩、廉五个大项共十个小项进行。述职前,我们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准备,并把述职内容填写到统一印制的考核表上,作为民主评议干部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任用干部的材料之一。在述职后,我们请全体教职工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二十五中学民主评议干部测评表》,即由各人按表中的子目和总项内容逐一打出等第,由学校工会收齐后统一进行汇总,获取基本数据。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各工会小组以座谈会的形式再次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评议。大家畅所欲言,实事求是,逐一评议,最后由组长形成书面评议意见(包括优点、缺点、建议),上报工会进行归纳汇总,了解和分析教职工对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3.民主评议干部的成效落实——反馈、整改、监督

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做到反馈、整改、监督三落实,这既是民主评议干部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评议结束后,我们及时把民主测评的结果统计汇总,并将概况向全体教职工汇报,同时也向每个被评议的干部通报各子目和综合项目等第的评价人数和比例,这是反馈评议结果的两个方面。在此之后,我们又召开了一次干部民主生活会,各人议定了下阶段的整改措施,并要求教职工予以监督。

(三)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反思

有效地开展教代会对干部民主评议和监督,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学校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进而实现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民主评议干部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民主评议隔靴搔痒、不置褒贬,影响着此项工作的健康开展,因此,解决民主评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迫在眉睫。

1.强化组织领导工作

民主评议干部是一项政策性强、影响面广的工作,如果缺少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势必导致评议者和被评议者敷衍了事,以致评议工作最终流于形式。要保证这项工作有效开展,必须坚持党组织对民主评议工作的领导,将民主评议工作列入党支部的重要工作日程。

2.完善协同合作机制

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工作是贯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方针,是依法治校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这表明了民主评议工作涉及面广的特性。这就要求学校党、政、工思想统一,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三位一体,共同抓好民主评议工作。党组织负责评议全过程的领导工作和评议结果的反馈、使用工作;工会负责评议全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行政负责评议结果的整改、监督工作。

3.突出民主评议重点

在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评议的基础上,要将是否尊重、依靠、关心教职工以及勤政廉洁等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民主评议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有些干部在述职过程中多谈现象少谈事实、多谈集体少谈个人、多谈优点少谈缺点,造成民主评议工作厚此薄彼、轻重倒置的后果,严重影响了民主评议工作应有的效果。

4.督促评议结果落实

如果民主评议结果不能与干部的整改、奖惩、聘任相结合,就会严重影响广大教职工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使民主评议变成“走过场”,失去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

(四)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展望

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理由相信在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中,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有利于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学校干部的德才、政绩及其在群众中威信等情况,为正确使用干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由于参加评议人员的广泛代表性体现了干部工作较大的民主性,较好地保证了干部评议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进行了广泛的民主评议工作并注意把个人总结与个别谈话、一般测评与具体评价、领导意见与群众意见、民主评议与民主推荐、即时评议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使评议和考察结果的广泛性、客观性较高,根据这样的结果确定的干部,也就具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有利于开阔选拔干部视野,发现素质和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人才。主管部门不可能全面了解所有的工作细节,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的学校干部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这时,就需要通过教代会的民主评议来综合掌握被评议人的具体情况。这些参评人员因工作关系,同被评议人员有各方面的接触,因而从不同角度掌握了被评议人的许多情况。综合考虑这些情况,有利于形成对被评议人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能发现其中政绩突出、被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

(3)有利于及时地总结、肯定干部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激励其继续努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他人承认,获得一种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同时,这种需求对人也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通过民主评议,通过各种渠道的不同反映,上级部门易于发现总结出被评议人的优点、特长、成绩和贡献,对此给予及时的肯定,既是对被评议人的需求的满足,也形成了对其有效的激励。

总而言之,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必须贯彻和体现注重实绩、平等竞争、民主管理、公开监督的原则,力求做到于法周延、于事简练、于人乐为,有利于准确地评价干部,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可靠的依据,激励学校各级干部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创造佳绩。

我们通过民主评议干部,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切实提高法律素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