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初中家校沟通的实践探索
教育为未来培养合格人才,家校合作共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校合作共育是以家庭与学校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新时代的家校沟通呼唤校本化的实践与创新。学校立足实际,不断凝聚家校力量,打造共育课程,创新共育方式。家校携手,共助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阳光成长,让每一个家庭温馨幸福”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凝结成一股合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时空,促进学生的阳光成长。
学校践行“阳光发展”办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高素质阳光少年。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贯穿了“阳光发展”主线,凝聚学校、社会、家庭的育人共识,着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校本化、课程化、特色化建设,为每一个学生的阳光成长奠基,为每一个家庭的温馨幸福铺路。
(一)阳光发展,家校沟通新理念
“争当阳光师生·创建阳光校园”是二十五中学“阳光发展”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学生的阳光发展、教师的阳光发展、学校的阳光发展。学校建校五十多年来,从“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到“投身改革”,再到“和谐校园”,师生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终于迎来了“阳光时代”。学校日臻成熟的阳光发展办学理念是历史的积淀,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几代人的追求。
在阳光发展理念的践行中,培养高素质的阳光学生是我们的核心指向与终极目标。学生的阳光发展,是指每个学生都能生活在和煦的阳光里,行为接受检视,人格获得尊重,个性受到重视,成为身心健康、才学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阳光发展的核心是爱和尊重。在家校沟通中,家校双方均应努力营造具有人情味的沟通氛围,以情操陶冶情操,以爱心滋润爱心,以生命影响生命。尤其是教师和家长面对未成年人时,要在尊重人格、尊重规律、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给未成年人以成长发展的时空,教师、家长要给对方以理解和体贴,让彼此感受到温暖和感动,这样的沟通情感有期待、行为有动力、心中有阳光。
(二)阳光共同体,家校沟通新思路
由阳光教师、阳光学生、阳光家长组成的“阳光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思路和新实践,是培育高素质“阳光学生”不可或缺的土壤。阳光教师、阳光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两大主力,我们既有各自的工作方位和工作路径,又有共同的价值指向,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阳光成长”。
今天,我们基于“阳光发展”理念,定向于学生的阳光成长,组建“阳光共同体”,打造家校沟通新时空。我们家校沟通的落脚点应是当学生初中四年学业完成时,面对升学或其他选择时能更从容,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阳光发展理念下的家校沟通、家校共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践行“阳光发展”理念,赋予学生“阳光发展”标识,共育“阳光学生”。
走进新时代,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家庭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再也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脱离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新时代,学校与家庭联手,教师、学生、家长结成“阳光共同体”,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各展其长,休戚相关,命运与共。
打造“阳光共同体”是新时代家校沟通的实践与创新,“阳光共同体”是家校沟通取得成效的不竭源泉,是每一个学生阳光成长的良田沃土。
(三)生命教育,家校沟通新方位
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阳光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作为区生命教育、家庭教育联合研训基地校,参与了《生命树(中学版)》学生健康教育读本、《生命树(中学版)》教师教材以及《家庭生命教育课程指南》一书中“亲情篇”的全部编写内容。
《家庭生命教育课程指南》中的“亲情篇”旨在帮助家长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改善亲子沟通、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的家庭教育方法,发展优质的亲子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有一双魔力四射的手”“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等。每一篇章的课程内容分为“故事分享”“点滴感悟”“温馨贴士”等板块。“故事分享”板块呈现的是家长在家庭生命教育过程遇到的典型故事;“点滴感悟”板块则是家长在家庭生命教育过程中亲子沟通实践的经验和反思;“温馨贴士”板块则给予家长在生命教育中专业的解答、指导以及为家长们提供一些亲子活动方案来帮助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我们结合新时代家庭生命教育中的热点、难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凸显家庭教育的功能,发挥家长在生命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提升家长开展生命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促进生命教育在家庭中的落实,保障学生的阳光成长。我们打造共育课程,构建“阳光共同体”,让生命教育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的“知”与“思”,从而做到“知、行、思”的有机统一。
(四)阳光行动,家校沟通新担当
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学校立足自身、主动作为,用学校、教师的阳光行动带动家庭、家长的阳光行动。
(1)建造风雨长廊。学校紧邻交通主干道和地铁站,学生的上学、放学时段正值交通高峰期。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拥挤在校门口,既不雅观又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学校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于2017年暑假,充分挖掘潜力,多方筹措资金,精心设计方案,在校门的一侧建造了一条古朴典雅的风雨长廊,供接送孩子的家长使用。从此以后,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风雨长廊内总是暖意浓浓,家长们感念着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体贴。一条风雨长廊事小,但能把孩子、家长放在心上情真。
(2)设立爱心助学金。学校绿色指标调查数据和家访情况表明,我校许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学校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设立了爱心助学金。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通过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募集爱心助学金。教师们纷纷将精美图书、珍藏纪念品、学习用品及时尚新品带到学校,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参与义卖,义卖所得逐年提升。三年来,爱心助学金共帮困学生68人次,给一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送去温暖,为家长分担了一定的压力。学校还积极争取由区总工会、教育工会为特困家庭优秀子女举办的“初三升学考试免费辅导讲座”活动名额,三年来共有16个家庭的孩子免费享受到区域内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期一个学期的免费辅导。学校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困难家庭和学生身边,为困难家庭办实事做好事的行动,得到了受助家庭的一致好评。
(3)党员教师亮担当。建立了党员帮扶结对制度,开展“校内家长”活动。每位党员至少与一位困难学生结成对子,结对的对象是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学生或是特别需要他律的学生。结成对子后,党员经常关心结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定期开展家访行动,与家长及时交流孩子信息,协调教育步骤和行动,切实地为学生、家庭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
(五)阳光评选,家校沟通新举措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阳光共识至关重要。家校共同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让阳光照耀到校园、家庭的每一个角落。为此,学校每学年评选阳光学生,每两年评选一届阳光家长。学校通过树立典型、表扬先进,让家校共育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评选阳光家长。我们顺应时代的变革,着眼于孩子的阳光成长,一改传统的评选方法,先由孩子和家长共同整理家庭教育的典型事例,再由学生在家长会上演讲,最后由三级家委会遴选确定。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少年,他们每个阶段的点滴变化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学校所开设的家长阳光培训课程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不断地获取智慧和力量。父母陪伴着孩子的阳光成长,有时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这也许是另一种教学相长吧!”阳光家长的育女心得说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从孩子的推荐信和家委会的颁奖辞中,学校和家庭共同看到了阳光家长的榜样力量与引领作用。阳光家长来自家长身边的榜样,可敬、可亲和可学。学校的阳光之心、阳光之举,为家庭教育指导开辟了新路径,让家校沟通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六)阳光培训,家校沟通新载体
阳光学生成长于阳光家庭,阳光家长培育出阳光学生。我们采取理论学习、典型引路、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家长培训,遵循“问题导向—应对需求—科学规范—阳光成长”的发展路径来夯实和引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满足每一位家长的真情期待。
通过调研发现,60%以上的家长高度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青春期困惑、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关注度较低。这为我们的家长培训课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邀请心理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培训,让家长面向新时代、面对新问题时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做到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我们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系列主题培训。例如:寒暑假中,立足于建立和谐阳光的亲子关系设计了“阳光阅读”“阳光旅行”“阳光健身”“阳光志愿者”等项目;学期中,开展“阳·扬”家长沙龙活动,有“我的情绪我做主”“爱需要学习”“爱需要表达”“倾听孩子的心声”等研讨主题。通过持续的家校行动,习惯养成、有效沟通、青春期、引导能力、情绪管理、家长自我成长等家长们迫切关心了解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们还设立“家长资源库”,整合家长力量,组建家长讲师团,让家长积极参与到阳光培训课程中。在学校定期举行的“阳光讲坛”上,家长讲师团一展身手,分享着家教的经验,传递着家长的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发挥着家长间的同伴教育作用。学校通过校园开放日、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展示着阳光师生的风采,演绎着阳光课堂的精彩。家校合作共育,家校多维沟通,让教师和学生在主动中找到自我,让家长在参与中了解学校、提高自己,使家校在更多的交流互动中体验快乐、积淀自信、享受成功。
教育与时代同行,新时代的家校沟通必须直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必须精诚合作、步调一致,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学校与教师要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要真诚沟通,达成教育标准的共识,建立起一致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其次,创建宽松和谐的家校关系,创新家校沟通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家校共育质量。最后,教师与家长要互相尊重信任,致力于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质量和家庭教育水平。当家庭和学校的沟通高度契合之际就是学生的阳光成长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