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摘彩云— —刘勰传》简介
《梦摘彩云— —刘勰传》这本书是由缪俊杰 著创作的,《梦摘彩云— —刘勰传》共有104章节
1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组委会名单 主任:李 冰 委员:何建明 葛笑政 编委会名单 主任:何建明 委员:何西来 李炳银 张 陵 张水舟 黄宾堂 文史组专家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春瑜...
2
出版说明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昀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
3
前记 文曲星天空闪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中华文化像一条千年不息的江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上,有多少文士豪...
4
目录
目 录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出版说明 前记 文曲星天空闪耀 第一章 七龄童梦摘彩云 一、读书郎彩云之梦 二、回故里寻根问祖 三、古莒国难以寻根 四、访曲阜拜谒孔...
5
第一章 七龄童梦摘彩云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 ——《梁书·刘勰传》 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
6
一、读书郎彩云之梦
京口的北固山风景如画。京口曾经是南朝都城。北固山下一栋栋朱门大宅住着高官大儒。靠近江边的那栋宅子住着一位武官——越骑校尉刘尚。这座宅子平日大门紧闭,人们只知道这...
7
二、回故里寻根问祖
刘尚自从听儿子说做了这个奇梦之后,也就常常关注刘勰的一举一动。刘尚发现刘勰三岁就能识许多字,五岁开始读大本大本的书,六七岁便把家中的藏书翻读了个遍。他爱想事儿,...
8
三、古莒国难以寻根
刘尚一家经过几天商量,终于取得一致意见。他们开始做回故乡的准备。 刘尚是齐王朝的“越骑校尉”,虽是一个闲职,平日不带兵,只是享受俸禄,可也是朝廷命官,要随时听候...
9
四、访曲阜拜谒孔圣
刘尚一家本来准备离开浮来山后打道回府,于是让马车夫备足饲料回京口。但刘勰想起行前的一句话。他问父亲:“爹爹,你在京口时不是对我说过,探了老家还要去拜谒‘至圣先师...
10
五、父战死勰成“孤儿”
拜谒孔庙之后,刘尚带着妻儿离开齐鲁大地,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京口。这次故乡之行,给刘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家回到京口,已是春天了。江南春天,草长莺飞,岸柳泛绿,蛙...
11
第二章 奉寡母笃志好学
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 ——《梁书·刘勰传》...
12
一、读经典笃志好学
建康平复之后,刘尚的遗孀刘齐氏和八岁的刘勰,从建康运回了刘尚的灵柩,把他安葬在京口的焦山。 焦山,在镇江的东北,长江边上。山本无名,因东汉陕中名儒焦光隐居山中而...
13
二、靠抄书奉养老母
刘勰师从臧老先生学儒一晃七八年时间过去了。臧老先生对这位学生很满意,而且寄予厚望。 可是,事情出现了曲折。刘勰已快半个月不去臧荣绪老先生的私塾上学了。臧荣绪等呀...
14
三、甘露寺初识僧祐
刘勰一边抄书一边读书奉侍母亲,日子虽然艰难,但母子相依为命,也算过得去了。 刘勰的母亲刘齐氏,自从丈夫亡故之后便感到苦闷、孤独、无助,她无法排解自己的痛苦。随着...
15
四、丁母忧寻找出路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宋明帝永明元年,刘勰十八九岁,正是“弱冠之年”。刘勰遇到大灾难了。 那年冬天,冷象似乎来得特别早。从长江江面刮来的寒风,...
16
第三章 依僧祐寄居定林
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梁书·刘勰传》...
17
一、离京口初到建康
刘勰之所以想到要去建康投奔与自己仅一面之缘的定林寺僧祐和尚,这与当时寺庙在国家社会的地位有关。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花一点儿笔墨介绍当时的寺庙...
18
二、定林寺拜会僧祐
刘勰只好离开下定林寺,向前探引,去找上定林寺。 原来,上定林寺离下定林寺不远。刘勰一到上定林寺,展眼回望,真是大开眼界。 上定林寺比下定林寺华丽壮观多了。相传上...
19
三、僧祐师收勰为徒
僧祐虽然是上定林寺的住持,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却没有什么架子。他在大殿东侧的禅房(也是他的办公室)门前迎候这位青年的到来。 小僧带着刘勰来到殿前,僧祐双眼微闭...
20
四、不婚娶另有隐情
光阴荏苒。刘勰在定林寺藏经楼抄书抄了两年。两年来,抄书人中也有了不小变化。“白衣”中有些人剃度入佛;有些人离寺还俗,回家乡结婚生儿育女。各人都纷纷找出路了。 僧...
21
五、识高僧广结善缘
刘勰在定林寺结识了许多高僧,成了整理佛教经典,为佛徒书写碑、志、铭、箴的高手。 由于他的卓越才华和过人的智慧,他成了僧祐的密友和“秘书”,日夜跟随僧祐,侍奉在侧...
22
六、佐僧祐整理佛典
刘勰在藏经楼抄抄写写,抄书两年,不但把经书抄得很工整,而且认真阅读经书,还做一些笔记,使得刘勰对经文也有较深的理解,不久他便成为僧祐的得力助手。 僧祐对刘勰的信...
23
第四章 圆美梦搦笔论文
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
24
一、梦仲尼立志著书
刘勰帮助僧祐编完八部佛经典籍,并把起草的《〈法集总目〉序》交给僧祐以后,觉得舒了一口气。难得的闲暇,他到定林寺周围的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刘勰独自一人坐在...
25
二、读经典积学储宝
刘勰深知,要写一部有独立见解的文学理论著作是十分艰难的。他考虑,理论著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论述一篇文章比较容易,综论历代文章就比较困难了。在文论中谈到一些枝节的...
26
三、读文学汲取资源
刘勰懂得,要写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必须熟悉中国文学。所以他读完古代大儒的经书以后,便把目光转向古代的文学作品。 中国的文学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古代歌谣是早期的中国文学...
27
四、识名流“竟陵八友”
文学评论重要的一点是“知人论世”。 僧祐为了帮助刘勰写好这部文学理论的书做到“知人论世”,常常有意识地带他去接触当时一些文学巨擘,增长见识。最值得提到的是僧祐带...
28
五、究根源朝廷腐败
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年代正是当时最腐败的东昏侯萧宝卷及齐和帝萧宝融兄弟统治时期。刘勰认识到,南北朝时期文坛出现的奢靡浮艳的文风,完全是由于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
29
六、卫儒教以正文风
刘勰虽然看到,南朝文风之不正,是由南朝腐朽的政治社会造成的,但刘勰不敢作为斗士去直接反抗当时的黑暗社会。因为他从历史上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历史上许多文人怀着正义的...
30
第五章 定林寺师徒论道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