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建康太末赴任
“太末”在哪里?刘勰翻阅了官书和地舆志,这才知道:“太末”是汉朝设置的一个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会稽郡,齐代属东阳郡,梁时仍属该郡。这是个山区小县治,当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在现代地图上,此地域是今浙江省衢县和龙游县管辖的地界。
刘勰接到吏部官令以后,开始收拾一些衣物、图书……
刘勰想: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京城。萧宏是自己的老上司,这次又推荐自己去担任“太末令”。在离建康之前,应该去萧大人府上告个别才是。
刘勰知道萧宏是个贪官,要钱要物是寻常事。不管什么人送什么礼物他都会“笑纳”的。刘勰这次去拜访,一是去感谢,二是去告别,总得准备一些礼物吧!刘勰是个书呆子,在担任“记室”期间,虽然是个秘书职位,但他守规矩,遵法度,没有“捞”到什么钱财。这回给萧大人送什么礼呢?他想来想去,还是送他一部书吧。刘勰花了几天时间将自己的《文心雕龙》工工整整地手抄了一部,作为礼物。另外又把前些年跟随僧祐到三吴讲律时购得的几件古玩翻检了出来,用红布包好,准备送给萧宏。
刘勰雇了一台大轿,装着官人出行的样子,去朱雀门附近的萧府官邸。
刘勰在萧府门前下轿。萧府朱门紧闭,门前冷清,只房顶四角边上的风铃还在“叮当,叮当”不停地响动。这景象比萧宏先前当扬州刺史时府前车水马龙的风光要差多了。
刘勰敲开萧府的朱漆大门。家丁将刘勰引到书房。
此时,萧宏穿着闲服,正在书房练字。刘勰见到老上司萧大人,立即作揖施礼:“萧大人万福!”
萧宏见是先前的“记室”刘勰来访,便放下毛笔,起身让刘勰落座,并招呼家人斟茶。
刘勰坐定,尚未开言,萧宏就问道:“彦和,接到吏部的任命了吧?”
刘勰听到这问话,便立即施礼回话:“谢谢萧大人举荐。吏部已下黄卷,命我为‘太末令’了。”
萧宏笑着说:“太末这个地方在东阳郡,虽然有些偏僻,老百姓也不富,但当一任县令,也会有不少好处的,你就去吧!”
刘勰心怀感激地说道:“皇恩浩荡,大人荫护。谢谢萧大人举荐。下官不辱使命,正在做准备呢!只是下官一向是舞文弄墨之徒,从来没有当过地方主官,不知如何为政,请萧大人指点指点。”
萧宏听到刘勰求教,便以教导的口吻说道:“县令,县令,虽是七品小官,不过县太爷有生杀予夺大权,老百姓还是害怕的。”
刘勰听得出萧宏这话是在教唆自己,到了任上可以随意盘剥百姓,鱼肉民众。这是刘勰所不愿意干的,于是便敷衍地回答说:“是呀,我不会做官,还得边做边学呢!”
刘勰一边喝茶,又同萧宏又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闲话,便告辞。萧宏“笑纳”了刘勰的礼品,没有留饭。刘勰有自知之明,急忙打道回馆舍。临走时,刘勰说:“萧大人,此次远调外任,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了,请多加保重。”
不幸言中。刘勰这次去拜访萧宏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为什么?因为不久后萧宏又犯大事了。萧宏自从洛口惨败罢官回到建康,不但不好好反省自己,反而又干了一桩坏事。
萧宏再度任扬州刺史后,本性难改。他非但不感谢他的皇兄,反而同皇兄的大女儿永兴公主勾搭成奸。他们密谋篡逆,派了两个童仆去刺杀萧衍。因二童仆胆怯,事情败露。永兴公主无颜再见父亲,回宫后就自杀了。萧宏猜想:大哥这次不会再饶他了,等着处治。他由此忧惧成疾,不久就死了。刘勰自从那次去拜访萧宏之后,即去了太末赴任,此后就再没有见过萧宏了。
刘勰拜访萧宏之后,回到馆舍独自一人在发呆。他想:过去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这次赴太末,萧大人教我如何盘剥百姓,太不应该,我怎能盘剥老百姓呢?
如何去太末,刘勰心中没底。古时的东阳郡一带山水相连,水陆交错。从建康到太末,究竟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各有说法,莫衷一是。
刘勰到处打听如何才能到太末,是否有官道可通行?最终他听了一个马车夫的话。这位车夫说,早年他曾送过一位官人到东阳郡赴任,走的是陆路。虽然是山川阻隔,但走陆路比水路安全。马车夫说这一带他很熟悉,可以送刘勰去太末赴任。
刘勰在建康准备了几天,把他在定林寺帮助僧祐整理的经书《出三藏记集》十卷、《弘明集》十卷、《法苑集》十卷,都检出来装在书箱里。这是他在定林寺整理佛经经典之后,又抄了备份,准备自己阅读之用的。这次到太末当县令,他想会有读书时间,因而就把这些备份书带在身边。他把自己前几年写的《文心雕龙》也抄了一份带在身边。这些必读的图书以及换洗的衣物一共装了两大木箱。由他的门生张水根陪同,乘马车上路。
南北朝时期,每个做官的都有一位门生服侍。“门生”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生活秘书”吧!驾驶马车的驭手就是那位熟悉路径的陈师傅。
天色黎明,刘勰和门生张水根坐上陈师傅驾着的马车匆匆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