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调查彦和离职

三、遭调查彦和离职

刘勰别无他事,只好读书打发日子。

这时,刘勰却摊上了一场官司,接受吏部的调查。

事情是这样的:萧宏从洛口前线逃回建康后,有人向梁武帝告发:萧宏之所以在洛口不战而逃,是因为他“私藏武器,以图谋反”,所以前线“军械乏匮,军容不振”。

梁武帝虽然用人唯亲,但对宗室也多有提防。他听到有人告发自己的亲弟弟谋反,心里有了警惕。因为当时宫廷宗室之中,谋反杀伐之事是经常的事。这个饱读经书的梁武帝萧衍,回忆起东晋以来五朝更迭的历历往事:

晋元帝时期,兴义郡的强族周玘的儿子周勰,为报父仇起兵谋反;

晋愍帝时期,豫州刺史祖逖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在淮阴铸造兵器,募二千兵员,晋愍帝怀疑他谋反;

东晋时期,以桓玄为盟主的诸藩镇占据建康以西的州郡,政令无法通行,孙恩之徒盘踞浙江东部叛乱后,杀桓玄,废晋帝建立了刘宋王朝;

宋明帝时,朝廷内乱君臣疑忌骨肉相残,萧道成乘机扩张势力,灭宋朝建立齐朝;

齐明帝继位后大杀高帝武帝诸子,皆起内乱。他萧衍也正是趁齐内乱而灭齐建立梁朝的。

萧衍想到,虽然建立梁朝大量增设文武朝官和地方官,提高诸王的权力。但是人的欲壑难填,他虽然重用了六弟萧宏,但他有异心也不是不可能的。谋反,谋反,两个字在萧衍的脑子里嗡嗡作响。

梁武帝对有人告发萧宏私藏武器企图谋反,认为这是大事,不得不防。他的政策有两面性,一是维权防变;另一面是对亲族讲慈爱。他崇尚佛教戒律。每次对下属重断治罪之后,又涕泣半天表示慈悲。对士族特别是王侯犯罪一概宽免,甚至亲属犯罪谋反,他哭着教诲一番也就算了。因此纵容了官员们无恶不作,横征暴敛。

萧衍对于有人密告萧宏谋反之事,他既想查清楚,但又不想打草惊蛇。因此,他先让刑部进行外围查访,以弄清真相。

梁武帝下敕,刑部传唤了刘勰,试图从外围查清一些事实。

刘勰被传唤到刑部。这个书呆子战战兢兢地来到堂前,立即跪拜。吏部官员因为知道刘勰当过皇上六弟萧宏的“记室”,又当过萧宏的“车骑仓曹参军”,可以说曾经是皇帝身边的人。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虽是皇室下令调查,但在事情没有落实之前,萧宏还是皇上的亲弟弟,刘勰还是萧宏的秘书。刑部官员对刘勰不敢无礼,反而客气地说:“刘记室,请起!”官员招呼刘勰坐定,再行问话。

刘勰起身,仍在堂前站立着。

吏部官员问话:“刘记室,你在梁军伐魏期间担任车骑仓曹参军时,是专管武器弹药的吗?”

刘勰答道:“是的。下官这个车骑仓曹参军,并无实权,只做登记工作。车骑仓曹内员将前军武器账报上来,下官只是过过目,登记造册,也就算是知道了。下官对武器使用并不过问。”

官员又问:“你作为车骑仓曹参军,管理武器物资的账目,有没有什么人让你们将武器弹药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刘勰很干脆地答道:“没有。萧大将军率兵攻魏国,武器精良,弹药也是很充足的,没有人指使我们把武器弹药转移到别的地方。”

刑部官员做了笔录。

刑部官员并不知道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要他们查明前线武器有没有转移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们从刘勰口中没有问出个究竟,只好作罢,让刘勰回家。

这个无头公案就此结束。再没有人过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