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哉美矣说雕龙
僧祐为了使刘勰有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在定林寺的西北角找了一间闲置的僧房给刘勰单独居住。
这间房子以前是从句容县招来的一位“白衣”住的。他主要负责为寺庙收租。现在那位“白衣”已经离开定林寺回句容乡下去了。僧祐找人收拾干净这间房子让刘勰住了进去。有僧祐保护和支持,刘勰的一切费用还在定林寺开销,衣食无忧,自己单独住一间房子,有了较好的写作环境。
刘勰住的这间房子有两丈见方,一人居住也算宽余。入住以后,刘勰请人帮忙做了几个简单的书柜摆放他抄录的一些图书资料。还弄来一张长桌子作为写字台。刘勰就在一盏豆苗大的油灯下开始了一字一句的写作。
晨钟敲响。善男信女们开始进入寺内敬香拜佛之时,刘勰在小小的豆油灯下已经熬了一夜。
天一亮,刘勰总是穿着右开扣的长衫在定林寺的小山坡上走动,呼吸新鲜空气。
刘勰开笔写作已经半年了。僧祐虽然关怀他写作的进展,但每天忙于寺内的各种佛事和公务,没有时间来过问刘勰写作进展情况。
僧祐放心不下。忽一天,僧祐特意来到刘勰居住的房子,见刘勰还伏在桌上书写,关切地问道:“彦和,你的书写得怎样了?”
刘勰从容地答道:“开始写了,前面五篇已写出了初稿,我正想向师父讨教呢!”
僧祐不仅是个僧徒,而且是位学者,一个素养很高的大学问家。他从十五六岁来到定林寺师从法颖大师学律,不仅精通佛律,精通建筑,在文学艺术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素养。他同“竟陵八友”那些大文学家很谈得来。刘勰说要向他请教文学方面的问题,他也就不谦虚地应承下来。
刘勰把写好的前五篇书稿敬奉给僧祐。
僧祐接过书稿,首先问道:“彦和,这本书你准备叫什么书名呀?”
刘勰把书稿的封面展示给僧祐看。僧祐看到刘勰那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有点儿惊奇,便问道:“这是书名吗?你为什么把你写的这本书叫《文心雕龙》呀?”
刘勰本想口头向师父解释一下这个书名,但觉得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便说:“我在《序志》篇里已经把它解释清楚了。”
僧祐拿出《序志》手稿,看到刘勰这样写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然后刘勰解释说:“我这里说的意思是:这本书名称之为‘文心’,是因为它讲的是作文的用心之道。战国时期楚人涓子著有《琴心》,儒家学者王孙子著有《巧心》。‘心’这个字太美了,所以用‘心’字做书名。至于说到雕龙,则是因为自古以来的文章都是精心雕镂而成,是采取大家都称其为‘雕龙奭’的驺奭所讲的‘雕龙’的意义。换句话说,‘文心’是专指‘为文之用心’,也就是为文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雕龙’是指对龙文的雕刻,也就是美的制作。”
僧祐听到刘勰这个解释,点头称道:“好,你这个书名取得好。书名含义很深,很有见地。‘心哉美矣’说得好,凭书名,就可以千古流传啊!”
刘勰谦恭地说:“师父过奖了,过奖了!这个书名虽美,但人家未必懂呢!”
僧祐觉得刘勰起的这个书名很有意思。他知道书名以后,想进一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僧祐问道:“你说说《文心雕龙》全书写些什么内容?”
刘勰说:“师父,我写这本书时确实有一个整体的打算。”
僧祐说:“你把整体打算说给我听听。”
刘勰答道:“我的整体打算都写在《序志》篇里了。”于是他又把《序志》初稿念给僧祐听:“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刘勰停了停,接着说,“这就是我的整体打算。”
僧祐听了刘勰在《序志》里介绍写书的打算,很高兴地说:“你准备写四十九篇呀,那就等着看你的这些文章吧!你先把提纲具体说说。”
刘勰接着说:“我这本书是想按大易之数,写四十九篇。大致是这样考虑的。我把全书分成了四个大部分,每篇都想好了一个题目。第一部分写《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阐明我对文学的总体认识。这是‘文之枢纽’。第二部分计划写二十篇。有《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共有二十篇,是分析每种文体的来源和特点,这是‘论文叙笔’。第三部分计划写《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镕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隐秀》,这部分主要是阐述写作经验,是为‘剖情析采’。第四部分计划写《指瑕》《养气》《附会》《总术》《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主要是谈文学鉴赏方面的问题。《序志》可以说是一篇总序,叙述自己著书论文的志愿。”
僧祐听了后,很高兴地说:“写吧,写吧。有了这一个‘体大虑周’的设想,一定能把这部书写好。这几年你帮助我编了八部佛书,还替我写了那么好的序言,有经验了嘛!写作也就轻车熟路了。”说完之后,僧祐又补充了句,“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再同我说,保证你衣食住行没有问题。”
刘勰听了以后,很高兴,觉得师父真是他的坚强后盾,感激地点头说:“谢谢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