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宝唱《众经要抄》

五、助宝唱《众经要抄》

萧宏解职,苦了刘勰。

刘勰被解除萧宏记室以后,闲居建康读书打发日子。不过僧祐深念旧情,有时请刘勰去参加一些整理佛经之类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请他参与《众经要抄》的编纂工作。

《众经要抄》是梁武帝亲自下诏要编纂的一部佛书,命当时名僧宝唱住持这项工作。据当时史书记载:“圣旨以为像正浸末,信乐弥衰,文句浩漫,鲜能该洽。以天监七年,敕释僧旻等备抄众典,显证深文,控会神宗,辞略意晓,于钻求者,已有大半之益。”(释宝唱《经律异相序》)史书又记载:“天监七年,帝以法海浩瀚,浅识难寻,敕庄严(寺)僧旻,于定林上寺缵《众经要抄》八十八卷。”(《高僧传二集·宝唱传》)还有:“《众经要抄》一部并目录,八十八卷……天监七年十一月,帝以法海浩博,浅识窥寻,卒难说究。因敕庄严寺沙门释僧旻等于定林上寺,辑撰此部,到八年夏四月方了。”

宝唱是这次撰经的组织者。《梁书·宝唱传》记载:“天监七年……又敕开善(寺)智藏,缵众经理义,号曰《义林》,八十卷。又敕建元(寺)僧朗,注《大般涅槃经》,七十二卷。并唱奉别敕,兼赞其功,纶综终始,辑成部帙。”据《高僧传二集·僧旻传》记载:“天监六年,制注《般若经》,以通大训,朝贵思宏厥典。又请京邑五大法师,于五寺首讲。……乃选才学道俗,释僧智、僧晃、临川王记室东莞刘勰等三十人,同集上林寺,抄一切经论,以类相从,凡八十(八)卷,皆令取衷于旻。”僧旻和宝唱是这项佛教文化工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刘勰是定林寺出来的,以前与宝唱同在定林寺。宝唱奉梁武帝之命做《众经要抄》这样一个佛学整理大工程,找刘勰来帮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由此可见,《义林》《大般涅槃经》和《众经要抄》是梁武帝亲自下敕要当时高僧编纂的三部佛经著作,而宝唱是这三部书的总编纂。刘勰在定林寺因精通佛理而著名,但失去了“记室”职位,只能到定林寺做“临时工”而已。后来有人研究,说刘勰三次到定林寺撰经,第二次是他在任太末令时协助宝唱撰《众经要抄》。其实,他是在失去“临川王记室”之后,赴“太末令”之前。太末离建康那么遥远,交通又不方便,何能帮助宝唱?

刘勰被冷落了半年多时光。在帮助宝唱做完《众经要抄》之后,不久刘勰又被重新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