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全球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强大的力量

全球化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提供的强大智力支持,而全球化的发展又反过来有力地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信息、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阶层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为主要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特征,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新型经济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智慧、知识成了重要的代名词,这就从理论、方法、地位等方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首先,知识经济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以人为本,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先进的思想、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级智慧。这一目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十分吻合的。随着知识经济的持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次,知识经济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得到优化。近年来,由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一些先进教学方法(如数据统计分析、数学模型构建等)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定量分析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定量与定性相统一的方法还明显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性。

2.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开放的环境

全球化意味着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教育资源。换句话说,基于全球化的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更加开放的环境。

首先,全球化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具体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中国的具体国情之外,还应将目光投向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不仅要用世界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应把握世界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最前沿。

其次,全球化有利于培养、强化大学生的全球意识与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视野,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加先进的思想基础。此外,在全球化环境下,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理念进行学习,对他们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也变得更加便捷。

3.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

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稳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市场经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自从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持续的增长势头,不仅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这一方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其次,市场经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并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所倡导的价值规律与优胜劣汰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将公平、自由、正义、民主等观念也列为基本内容,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新生力量。

(二)社会转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

第一,思想解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在社会转型阶段,各种思想观念得以共存,人们的思想得到更大的解放。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得以接触到多元的文化,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很少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具有更强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第二,主体意识与竞争意识增强。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以扩招为起点,逐渐向“后勤社会化”“弹性学分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方向发展。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新问题,当代大学生不附众、不盲从,他们对自我进行重新审视,并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现象,体现出令人欣喜的主体意识。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身处竞争氛围当中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独立性、能力性的提高,更加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与创造力的加强,以此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三,价值取向多元化。自从将改革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来,社会转型全面开展,并使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具体来说,血亲、地域等传统归属格局不再成为人们就业的障碍,传统的被动服从型人员流动逐渐向主动选择型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易于接受新观点的大学生受到多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必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第四,民主与法治意识增强。市场经济有序运转的重要前提是法制的完善。市场经济对国家、社会、单位、个人的法制意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多年的法制教育与宣传,广大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来说,不论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还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大学生大都能自觉遵守,他们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也有显著加强。

2.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氛围

社会转型使高校面临着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倡导的民主、平等、自由、竞争、合作等新的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些新观念也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民主和谐、平等协商、创新进取的思想环境。市场经济的科学、民主、高效和务实的管理模式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正在形成。社会和高校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两者在多层次和多领域进行交流和合作,既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步伐,又加快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3.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社会转型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的视野从国内到全世界,接触的东西在增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在增大,促使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趋利性日趋明显。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的选择性更加自主、灵活、多样。这些变化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尽快地适应这些新形势,积极主动地吸收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不断深化对在社会转型条件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三)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步入了新情境。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现实影响,其技术手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教育教学的内容。

相较于枯燥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活力,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激活理论”。

1.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信息交流双向化

新媒体时代使得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交流更加紧密,并且参与者不仅是信息的浏览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网络新媒体正式成为舆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镜。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及时有效地关注公共事务以及时事热点,并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这种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更加方便也更有活力,同时又能给社会带来其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

2.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

以往高校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授课或是读报、做报告的形式,这种形式耗费的人力、精力巨大,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等工作,则传授知识的方式通常也是直接对学生的“灌输”,这种单方面的授课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的帮助是极为有限的。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普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大大提高,这是其优于传统媒体的重要一面。通过对新媒体的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就可以在收集、整理、选择、分析资料方面节省更多的时间,有利于教学合力的形成。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的多种感官可以同时感知到知识的传播,最终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的效果要好得多。尤其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可以让人身临其境地感知学习,利用图片、音乐、动画及仿真画面等充分调动起人们的感官,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改进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传播手段,以此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3.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知识

众所周知,创新是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创新精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借助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先进思想并以新媒体为依托,顺应时代的潮流,思想政治教育定将焕发新的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若能够立足实践进行创新,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契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这样的教育方式就会更加贴近实际,并且能够拓宽知识来源,加强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4.开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变得更加自由与便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不用走出屋子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实事动态,拓宽了人们的眼界。将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这就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增加了教育的覆盖范围,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这就使得受教育人数的有限上升为无限,为我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如果人们想要获取某一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不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去聆听,只需要一个可以联网的终端就可以获取到任意你想了解的东西,包括世界各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以互联网为基础所发展起来的交互式远程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的传播途径。这种互联网教育模式突破了以往“学校”和“围墙”的限制,无论是处于什么地方的学生,都可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自由地与教师进行咨询和探讨。此外,通过互联网,家长还是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双方共同合作,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交互式的远程教育的使用,使得原本面对部分人群的有限的教育空间,变成面对社会公众、更加开放的教育空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般来看,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学习空间,通过互联网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思想观点、风俗习惯和文化思潮等,全方位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限制,学生不再是只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来逐渐接触社会,为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5.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动力条件

新媒体创设了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环境,所以其具有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提供教育动力创造了条件。虽然新媒体因其本身的虚拟性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虚拟却是建立在与现实相联系、反映现实的基础上的。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这一特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利用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够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开发与大学生身心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能体现时代的特性,焕发新生的活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离不开新媒体,并深受新媒体的影响,同时新媒体的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也为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和方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然要利用这一天然的契合点,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成才观,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全方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新媒体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他们对新媒体有正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并学会运用新媒体为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干扰,客观评价事物及个体的属性,形成自我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