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协同机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含义
根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机制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那么,所谓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内涵,就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内部各个部门或环节通过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作的有机统一整体。对于机制创新来说,是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二)政策支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
党和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是全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全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创新的理论柱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发布,《决定》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来说,要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利益诉求。
中共教育部党组指出,要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必须保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要建立并落实与学生家长联系的制度,学校与社区要有合作育人的工作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
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综合得出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基本要求,即要坚持高校党的统一领导,党委、行政、工会、团组织和其他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家庭积极参与合作育人,社会各部门(包括各级党委、政府、社区、企业、教育部门、司法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等)齐抓共管。
要想满足该要求,必须大力创新全媒体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方法,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还要努力做到全过程、全部人与全方位的有效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