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的合力机制

三、高校内部的合力机制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必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创新领导机制,明确领导职责;必须创新激励机制,调动职工情绪;必须创新制约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为我们出了新的难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先进传媒,全方位增强人的眼、嘴、耳、脑的功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性。高校内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要求,还是创建与推行改革发展的一个战略过程,另外也是适应新时代改革的发展形势,探索并建立新的思想的一个过程。我们必须将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与学校发展和改进情况紧密联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思考实际问题,建立并健全思想政治方面教育的新机制。

首先,创建覆盖全方位思想政治方面教育的主体机制。高校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国家未来与发展密切相关。要想保证高校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增强全员参与其中的意识,创建覆盖全方位的参与其中的教育主体机制。全方位进行教育的主体要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以主旋律基调定位于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用优秀作品鼓励人和激励人,将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塑造拥有高尚情操的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带领学生向高尚道德情操看齐,培养学生拥有健康审美的情趣,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拥有远大的理想,积极进取。在学校的层面上,需要相关组织机构人员团结协作,强化组织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社会的层面上,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事业或职能部门,都属于教育主体。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用现实生活中的事迹与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来熏陶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总的来说,社会上全体成员与各个职能部门均是作为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主体而存在的。

其次,高校内思想政治方面教育队伍的建设机制需要创新。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活动中,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是策划者,还是组织者,另外也是调节者与实施者,主导着教育过程。队伍的建设能够决定高校内思想政治方面教育的成败和新局面是否能顺利开拓。因此,不仅要重视队伍的选择、发展与使用机制建立的方面,同时要充分调动队员在工作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从另一方面来说,需要替高校内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用政策留住人,并用感情牵住人。

再次,创建高校内思想政治方面工作激励的机制。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高校正常运行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勤奋努力、思想上进、工作负责的高素质人才。而激励恰好是调动大学生内在积极性的最有效的途径。

最后,建立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应该通过拓展教育渠道和强化工作载体来实现。一是实现主题教育和日常教育的有效结合,全方位、多环节教育人,落实好日常工作,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实现聚合式教育和辐射式教育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社团教育的功能,对不同兴趣的师生进行吸引,并促进其加入,形成教育载体并发挥骨干师生的辐射功能;三是实现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的有效结合,加强对师生员工的个体教育;四是实现免疫式教育与感染式教育的有效结合,凸显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动的特点,从根本上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制定具体化和系统化的工作规则,按照一级管理一级、级级落实的规则,把思想政治的工作任务逐步分解,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狠抓落实,使思想政治的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全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全媒体的迅速发展,也给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但我们在看到新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清晰地看到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网络、手机、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各种媒体形态的多媒体信息不断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权威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不断冲击大学生的生活,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阻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

全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平台。在全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舆论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系,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必须主动利用新媒体,真正地把新媒体建设成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占领意识形态传播的制高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使得大学生在接受新媒体文化的同时,自觉抵御错误的网络文化思潮。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知认同,提升全媒体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全媒体时代所引起的巨大变化,始终保持对变化的敏锐性,抓住热点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不断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途径。另外,要通过全媒体形态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足够高的专业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