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深化设计
在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当现场原面板龙骨拆除之后发现和原竣工图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这就是改造项目与普通新建项目的区别,很多原来通过各种开会讨论并且结构计算已经通过的看上去很完美的方案,在项目部拆除原始幕墙后发现设计院的图纸与现场情况不一致,按照原来的方案匹配现场的主体结构很多甚至操作很困难,必须变更方案,并且为了保证工期,在每一个方案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初步成稿,尽量不影响外观尺寸的情况下作结构计算,并且第一时间发给项目部及设计院确认,若是有一方不同意或者操作有难度,就要再变更方案,如果外观尺寸或者成本与原方案不一致,必须首先征求业主意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论证修改,直到达到各方的要求。
1.雨篷的形式
二层、三层的雨篷的形式基本都差不多,设计院的设计图纸也只有一种雨篷剖面,但当项目部同事拆除原有外立面装饰后,发现原始结构很多都跟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对不上,在西立面一个面甚至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主体(混凝土和钢结构主体),那么原来的雨篷方案必须根据每个位置的现场结构返尺,重新设计方案、建模、提交支座反力给设计院确认,同时,必须保证外观与原先业主确认的尺寸一致,几种雨篷的形式最后达到的外观效果必须是统一的、连续的(图3-63)。
图3-64结构柱较小,无法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征得业主同意后在柱子处增加拉杆(此处雨篷独立与旁边雨篷不连续,雨篷端部铝板弧度与其他大面雨篷一致)。
图3-65结构为钢结构主体,经结构计算外挑4500 mm雨篷,主体钢结构需要加固,设计院与业主协商同意此处雨篷外挑2500 mm。
图3-63 外挑4500 mm混凝土柱处雨篷方案
图3-64 外挑4500 mm 钢结构柱处雨篷方案
图3-65 外挑2500 mm钢结构柱处主体雨篷方案
图3-66为了与图3-65雨篷连续,外挑2500 mm,已经经过业主及设计院同意(图3-67—图3-69) 。
2.雨篷埋件及石材桁架埋件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柱处钢筋密度较高,原始结构配筋图缺失,埋件很难在结构柱位置打孔布置埋件,特别是混凝土柱中间位置更为突出,原来设计的雨篷埋件M24mm化学螺栓(数量为8)和M24mm机械扩底螺栓(数量为8)交替安装的方案无法实施,通过与项目经理及项目工程师的不断沟通及多次勘察现场,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多次试验变换化学螺栓的左右距离最终得出现场可以操作,又满足结构设计的方案。
后期的深化设计总的来说主要就是依据现场情况及设计院的设计变更制订变更方案,所有的变更方案都必须在第一时间确定(业主、设计院、项目部),保证施工现场的工期。
图3-66 外挑2500 mm混凝土柱处雨篷方案
图3-67 二层雨篷模型图
图3-68 三层雨篷模型图
图3-69 二层与三层交接处雨篷模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