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1 管理方法
(1) EPC总承包方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程管理部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2)抓好设计管理工作,保证设计进度和质量。
(3)抓好招标管理工作,选择有资质、有能力、设计及施工方案合理、有类似工程经验的设计及施工承包商参加本工程建设,确保本工程质量。
(4) EPC总承包方委托并督促设计监理、施工监理按建委文件和合同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求他们对设计和施工质量全面负责。
(5)委托上海市对口质监站对本工程设计、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6) EPC总承包方督促承担工程和设备采购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人员,建立制度,明确目标。
(7)对工程中所用设备、材料按合同要求,认真验收,详细核对产品数量、产品质量证书、出厂合格证明书、检测报告等,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得用于工程中。
(8) EPC总承包方定期组织质量大检查,克服施工中的常见病、通病。
(9)一旦发生事故,EPC总承包方将及时上报业主,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0)制定三检制度及工序报验管理体系:
①项目部对工程工序施工质量实行班组初检、技术主管复检和专职质检工程师终检的“三检”制度。班组长对工序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控制,每周收集质量问题并汇总,分析原因并于周例会上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整改方案、规定整改日期。技术主管对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及时填写检验质量验收记录,报专职质检工程师验收。
②工序施工质量应按图纸、技术交底要求、验收规范、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班组应及时返修或返工。专业质检人员对返修、返工后的工序质量重新检查评定,符合要求后方可报监理验收。
③工序交接的班组,上道工序班组应为下道工序施工提供方便、有利的条件,下道工序班组对上道工序施工结果应予以保护。上、下道工序施工有交叉作业或互有影响时,由施工员做好班组作业协调和安排工作。
④下道工序将上道工序施工结果隐蔽的,项目部需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项目部专职质检工程师对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通知监理请有关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施工。
⑤特殊、关键部位的隐蔽工程检查,项目部技术、施工、质检等部门必须进行联合验收(图6-31) 。
(9)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针对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加强质量意识、质量目标的教育宣传,形成科学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并层层分解到各个施工环节及日常工作实务管理中去。
(10)建立质量控制工作小组。成立质量控制工作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员由项目主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工程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员组成。
工作小组将制订创优良工程的方案预评审制度,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创优的目标计划,编制单项的创优质工程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创优目标、工作计划、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质量程序控制等一整套全过程的措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落实跟踪措施,检查方案的落实及质量情况及时调整、制订最优、最佳的方案,付诸实施。
制订创优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项目部开展全过程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实施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施工现场各生产施工班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各专业工种在以往创优质工程过程中的难点疑点,设置重要质量管理点,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工作程序,以达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标准的目的,为创优良目标工程提供先决条件。
图6-31 三检制度及工序报验管理流程
图6-32 质量控制流程
工作小组配合设计参与施工队伍及专业工种队伍的考察选择,择优劣汰,设立竞争机制,竞标进场施工,确保素质过硬、管理到位的专业队伍或班组进场施工。
形成质量例会制度,针对现场施工进度开展工作,每星期至少开一次现场例会,对当前的施工质量进行评议,提出整改和改进的措施意见,以便工程质量,向更高层次、标准努力。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根据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由EPC总承包方负责建设,建成后由EPC总承包方负责运营,因此本工程的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参建各方的切身利益,同时影响业主方的营运使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