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经验教训及建议

5.1.6 经验教训及建议

1.设计与施工的配合

半年的设计与施工配合的过程,是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模式的摸索阶段,这种模式一方面提高了设计和施工的沟通速率,另一方面间接地缩短了施工的周期。然而在配合程度上来说,仍然是设计和施工对口专业之间单独的沟通和协调,只是孤立的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的差异反馈。施工人员和设计师之间往往也会因为各自专业的技术和工艺问题出现争议。所以设计和施工之间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施工人员要多了解设计意图和规范,设计也应该从施工的角度思考可行性,确保施工图合理可行。

(2)施工人员对于现场情况的反馈要更早、更快、更细,方便设计提前进行修改,尽早完成图纸变更。

(3)不同专业之间需要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实现真正的设计综合深化。

2.与装饰单位的配合

在装修工作开始前,机电专业应完成与装饰的配合深化设计工作。在装修施工阶段,机电各专业很重要的工作内容为配合装修专业进行末端追位,所以各专业在进行末端追位前取得装修专业提供的基准线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装修专业提供的主要基准线有:建筑标高线、吊顶标高线、柱的中心线等。此外,对于灯具、风口及特殊机电末端的安装位置,需要装修专业提供具体、准确的定位位置。

与装饰单位的配合过程中将需要改进的地方归纳如下:

(1)消防末端喷淋的数量和定位。装修设计单位应尽早将装修天花图提供至机电设计,深化喷淋点位和数量,一旦提供时间延后,必将避免延误施工周期,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2)风口的定位。由于业态和施工现场的变化,风口形式和位置的多变导致了风口的定位和开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期的进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机电部要及时提供风口位置和尺寸,在双方施工的配合上要进一步紧密沟通交流。

(3)墙面的电气设施配合。由于墙面装饰面的结构和装饰面的要求,往往会造成墙面的配电箱、开关、插座需要重新安装,造成返工。希望装饰单位能够与机电单位进行电气设备实际尺寸和标高进行核对,同时及早在墙面标示安装设施的尺寸和位置,有利于双方更好地配合。

3.成品保护

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现场成品保护制度,注意爱护建筑物内的装修、成品、设备、家具以及设施。

做好设备安装前的开箱清点,在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下做好记录,发现缺损及丢失情况,及时联系解决。

设备开箱点件后对易丢、易损部件应指定专人负责入库,妥善保管。各类小型仪器、仪表及进口零部件,在安装前不要拆包装,设备搬运时明露在外的表面应防碰撞。

对管道、通风保温成品要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拆、碰、压,防止损坏。

凡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场所不得进行设备安装。各类机房设备就位后应加门锁锁好,必要时专人看护。

对于贵重、易损的仪表、零部件尽量在调试之前再进行安装,必须提前安装的要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以防丢失、损坏。

4.业态二次装修配合

对商场内商铺数量的预估不足,导致后期商铺增加后,商铺功能点位的增加,导致施工难度增加、材料和人工的浪费,在今后的商场的改造中,尽早考虑业态变化,预留充足点位,避免误工和材料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