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由哪些零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28.冷却系统由哪些零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冷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柴油机上一般均采用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冷却液在机体水套(包括缸盖水套)内及散热器之间循环,吸收机件热量,并把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这种工作系统称为水冷却系。按向外散热的方式水冷却系统可分为开式水冷却系和闭式水冷却系。

柴油机上采用的水冷却系统基本上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开式蒸发式水冷却系统,简称蒸发式水冷却系统;另一种是自然对流式水冷却系统,其中依靠凝气冷却的,称为闭式凝气冷却系统;还有一种是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统。

1)开式蒸发式水冷却系统如图1-33所示,散热器安装在气缸体前部上方,底部开有孔口,安装后与缸体水套相通。在散热器与缸体的装接面上有纸垫密封,防止冷却液外漏。散热器顶部有加水口,内装漏斗形滤网。浮子可沿导管上下移动,用来指示散热器中的水位。由于其加水口直接与大气相通,故称为开式冷却系统。

978-7-111-49230-6-Chapter01-37.jpg

图1-33 蒸发式水冷却系统

1—缸盖水套 2—缸体水套 3—散热器 4—浮子 5—加水口 6—油箱

蒸发式水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工作前,先给散热器加满冷却液。工作时,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内的冷却液吸收气缸盖、气缸套及活塞等受热零件上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浮,散热器中的冷水则下流。热水上浮到散热器后,通过导热性好的铝制散热器壁及敞开的加水口将热量及水蒸气散发到大气中去,使冷却液温度保持在略低于沸点。水套内温度高的冷却液与散热器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形成自然对流,从而达到对柴油机适当冷却的目的。

2)闭式凝气水冷却系统如图1-34所示,柴油机工作时,水套内的冷却液吸收高温零件上的热量,使气缸套、气缸盖及活塞等受热零件得到冷却。受热后的冷却液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浮。

978-7-111-49230-6-Chapter01-38.jpg

图1-34 闭式凝气水冷却系统

1—气缸套 2—气缸盖 3—散热器 4—风扇 5—上气室 6—加水口盖

冷却液温度达到沸点时,变成水蒸气进入散热器的冷却管和上部气室,将带来的热量通过散热片排放到大气中。冷却风扇形成的冷风则加强了散热效果。水蒸气温度下降凝结为水后,又下沉到水套中,再去吸收热量。

3)强制循环闭式水冷却系统以水泵(离心泵)为动力,强制使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不断循环,保持柴油机零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这就是强制循环闭式水冷却系统。绝大多数多缸柴油机均采用这种冷却方式,图1-35所示为强制式水冷系统。

978-7-111-49230-6-Chapter01-39.jpg

图1-35 强制式水冷系统

1—风扇 2—散热器 3—冷却液温度表 4—节温器 5—水泵 6—水套 7—配水管 8—放水阀

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加压后通过气缸体进水孔压送到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内,冷却液在吸收了机体的大量热量后经气缸盖出水孔流回散热器。由于有风扇的强力抽吸,空气流由前向后高速通过散热器。因此,受热后的冷却液在流过散热器芯的过程中,热量不断地散发到大气中去,冷却后的水流到散热器的底部,又被水泵抽出,再次压送到发动机的水套中,如此不断循环,把热量不断地送到大气中去,使发动机不断地得到冷却。

通常,冷却液在冷却系内的循环流动路线有两条,一条为大循环,另一条为小循环。冷却液经水泵—水套—节温器—散热器,又经水泵压入水套的循环,其液流路线长,散热强度大,称为水冷却系的大循环。冷却液经水泵—水套—节温器后不经散热器,而直接由水泵压入水套的循环,其液流路线短,散热强度小,称为水冷却系的小循环。

散热器的功用是增大散热面积,加速水的冷却。冷却液经过散热器后,其温度可降低10~15℃,为了将散热器传出的热量尽快带走,在散热器后面装有风扇与散热器配合工作。

风扇的功用是提高通过散热器芯的空气流速,增加散热效果,加速冷却液的冷却。风扇通常安排在散热器后面,并与水泵同轴。当风扇旋转时,对空气产生吸力,使之沿轴向流动。空气流由前向后通过散热器芯,使流经散热器芯的冷却液加速冷却。

水泵的功用是对冷却液加压,加速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保证冷却可靠。车用发动机上多采用离心式水泵,离心式水泵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排水量大、维修方便等优点。

节温器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负荷的大小和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而自动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减少燃料消耗和机件的磨损。

百叶窗的作用是在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从而控制冷却强度。在严寒的冬季,冷却液温度过低时,由于节温器的作用使水只进行小循环,散热器中的冷却液有冻结的危险。此时关闭百叶窗可使冷却液温度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