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极板硫化如何维修?
蓄电池长期处于放电或半放电状态,极板上会产生一层白色的粗晶粒硫酸铅,正常充电状态下不能转变成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出现硫化会导致蓄电池容量下降,从而降低起动电流,使起动机不能正常起动发动机。
蓄电池硫化会出现下列现象:极板上有白色的霜状物,有时打开加液孔的小盖即可看见;蓄电池容量有明显下降;用高率放电计检查时,单格电池电压明显下降;充电时单格电池电压迅速上升到2.8V左右,电解液密度上升不明显,且过早出现“沸腾”现象。
硫化的主要原因是蓄电池长期在放电和半放电状态下放置,当温度升高时,极板上的部分硫酸铅溶于电解液中;当温度再降低时,已溶解的部分硫酸铅从电解液中析出,结晶成粗大晶粒的硫酸铅附在极板表面。另外,电解液液面过低,极板上端部分外露与空气接触,活性物质氧化,电解液与氧化部分发生反应,生成晶体硫酸铅颗粒。蓄电池自放电也可以加剧极板硫化。
要避免蓄电池极板硫化,应使蓄电池长期处于充足电的状态,保持规定的液面高度,即液面应高出极板顶面10~15mm,或按照蓄电池外壳上的刻线控制电解液液面高度;蓄电池长期不使用,要在充足电的状态下放置。
对于轻度硫化的蓄电池,用小电流长时间充电或用全放电、全充电的充、放电循环方法使活性物质复原。
对于硫化严重的蓄电池,可以用去硫充电的方法消除硫化。进行去硫充电时,应先将蓄电池的电解液倒出,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几次,然后加入蒸馏水,使液面高出极板15mm。用初充电电流充电,并且不断地测量电解液密度,当密度上升到1.15g/cm3时,加蒸馏水冲淡(保证液面高出极板15mm),继续充电到密度不再上升为止,然后进行放电。放电电流用1/10蓄电池容量或1/20蓄电池容量。在反复充、放电的最后一次充电时(硫化基本消除),应将电解液密度调整到规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