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变形怎样检修?

28.连杆变形怎样检修?

(1)连杆的损伤形式 连杆的损伤有杆身的弯曲、扭曲变形;小头孔和大头侧面的磨损。其中变形最为常见。

(2)连杆变形的检验 连杆变形的检验在连杆检验仪上进行,如图3-36所示。检验仪上的菱形支撑轴能保证连杆大端轴承孔轴向与检验平板垂直。测量工具是一个带V形槽的“三点规”,三点规上的三点构成的平面与V形槽的对称平面垂直,两下测点的距离为100mm,上测点与两下测点连线的距离也是100mm。

检验时,将连杆大头的轴承盖装好(不装轴承),按规定力矩把螺栓拧紧,检查连杆大头孔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要求;装上已修配好的活塞销。把连杆大头装在检验仪的支撑轴上,拧紧调整螺钉使定心块向外扩张,把连杆固定在检验仪上。将V形检验块两端的V形定位面靠在活塞销上,观察V形三点规的三个接触点与检验平板的接触情况,即可检查出连杆的变形方向和变形量。

978-7-111-49230-6-Chapter03-36.jpg

图3-36 连杆变形检验

1—调整螺钉 2—菱形支撑轴 3—三点规 4—检验平板 5—锁紧扳杆

三点规的3个测点都与平板接触,说明连杆没有变形。若上测点与平板接触,两下测点不接触且与平板距离一致,或两下测点与平板接触而上测点不接触,表明连杆弯曲。用塞尺测出测点与平板的间隙,即为连杆在100mm长度上的弯曲度。若只有一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另一个下测点与平板不接触,且间隙为上测点与平板间隙的两倍,这时下测点与平板的间隙即为连杆在100mm长度上的扭曲度。如果一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但另一个下测点与平板的间隙不等于上测点间隙的两倍,这时连杆弯扭并存。下测点与平板的间隙为连杆的扭曲度,上测点间隙与下测点间隙一半的差值为连杆的弯曲度。测出连杆小头端面与平板的距离,然后将连杆翻转180°后再测此距离,若数值不相等,即说明连杆有双重弯曲,两次测量数值之差为连杆双重弯曲度。

(3)连杆变形的校正 经检验,如果弯、扭超过规定值,应记住弯、扭方向和数值,进行校正。连杆弯曲的校正可在压床或弯曲校正器上进行,用弯曲校正器校正连杆弯曲的方法如图3-37所示。连杆扭曲的校正可将连杆夹在台虎钳上,用专用工具进行校正,用扭曲校正器校正连杆扭曲的方法如图3-38所示。

978-7-111-49230-6-Chapter03-37.jpg

图3-37 连杆弯曲的校正

978-7-111-49230-6-Chapter03-38.jpg

图3-38 连杆扭曲的校正

校正时注意:先校扭,再校弯;避免反复过校正。校正后要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弹性后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