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柴油发动机异响?

3.怎样诊断柴油发动机异响?

(1)整机振抖响声 柴油机起动后产生没有规律的振抖响声,且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高而加剧。其主要原因有柴油机支撑螺栓松动或悬置断裂。发动机悬置位置不当致使曲轴与第一节传动轴不同轴、发动机支架缓冲件损坏等。发现发动机有振抖现象应根据上述原因直接检查排除。

(2)正时齿轮室异响 造成发动机异响的因素很多。在运转过程中如果发现发动机的前边有明显的机械杂音,特别是当空压机正常打气时杂音明显增大,当调压阀开始放气时(空压机无负荷运转时)杂音明显变小,这往往是正时齿轮室传动机构的故障。此时注意不能再强行运转,需将汽车开到地沟上将油底壳拆下观察机油中是否有机械异物存在。如果发现有断齿则说明正时齿轮系统的齿轮打坏,此时用照明设备(电筒)对准正时齿轮室,转动发动机飞轮,观察打齿齿轮的部位。

(3)气门响 气门响声比较好判断,因为气门响声部位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响声更加明显。造成气门响的主要原因就是气门间隙。如果某缸的某一气门间隙比其他气门间隙有明显较大的差异,需注意检查是否是调整螺钉松动、气门弹簧断、气门挺杆弯曲或断裂。

(4)气缸响 发动机气缸响的因素也很多。首先喷油器雾化不良会造成气缸响,同时伴随着排烟。用断油法检查可明确检查敲缸。喷油器雾化不良会造成发动机工作不稳定,长期雾化不良还会造成拉缸事故。这是由于没有燃烧的柴油对缸套润滑起到一个冲刷作用。严重时还表现出油底壳中的机油逐渐增多的现象。

喷油泵各缸喷油量不一致也可以造成敲缸。油量明显偏大的气缸就会有敲缸现象出现。用断油法能比较明确地判断断油量偏大的缸位,将该缸油量减少(可用扳手松开该缸喷油管接头),敲缸消失。

严重拉缸、黏缸和活塞环黏环等故障都会造成敲缸的响声。同时伴随着曲轴箱窜气。如果是单缸响声比较明显,窜气也是一股一股的,则说明某缸严重拉缸。拉缸造成的敲缸响声用断油法无法消除而只能减轻。轻微拉缸(缸套活塞拉损并不严重,仅有轻微的磨拉损伤,而配合没有超过使用极限)无需更换缸套活塞,可通过更换活塞环进行修复。如此修复的发动机在磨合期间应注意温度和负荷,经过磨合后再施加全负荷。严重拉缸只能更换缸套、活塞和活塞环组件。

气缸套或活塞严重磨损,缸套活塞间隙严重超出使用极限也会造成缸响,这种敲缸声音用断油法也是无法消除的。解体后会发现缸口出现台阶。此时也应更换缸套与活塞组件。

(5)瓦响 如果主轴瓦或连杆轴瓦磨损严重或烧损会造成瓦响的故障。一般瓦响的声音较难准确判断。连杆瓦响的特点是声音比较清脆,发动机突然加速时响声比较明显而且随转速与负荷的增大响声也明显增加,检查时可断续加油,当加油时会明显听到“嗒嗒”的声音,用断油法声音会明显减弱。主轴瓦响的特点是声音比较沉闷,随发动机加速声音变大,突然加速时声音比较明显。用断油试验检查,单缸断油无明显变化,故障缸的相邻两缸断油响声明显减弱。

造成瓦响(或磨损、或烧瓦)的主要原因是机油过脏,使杂质进入轴颈与轴承的油膜,将瓦拉伤磨损、严重缺油,造成供油不足,在轴孔与轴颈之间难以形成足够的油膜、润滑系统中由于某个部位间隙过大而使机油产生泄漏造成轴瓦润滑不良、轴颈与轴瓦间隙过大、发动机过热等。最好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换油期来换油。

(6)活塞销响 发动机工作中可以从气缸的上部听到“咯咯咯”的金属敲击声,这种异响与敲缸声有类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在发动机转速突然变化时响声更明显、更清脆。如果异响声音不太大,则一般只在发动机起动时发出,待发动机温度正常后异响将会自然消失。一般活塞销响声较大时应予检修,异响声音严重时必须进行更换,以防活塞销折断或衬套严重破裂,引起拉缸甚至捣缸事故。

(7)飞轮松旷响 出现飞轮松动时常常发出“哐当、哐当”或“嘎嘎”的响声,这种响声比较大,特别在发动机转速突然变化时响声更加剧烈,通常在发动机后部听得比较清楚,而某些时候响声又很小,因此这种响声没有一定规律。如果停车后不供油,使气缸减压阀减压开启,快速地摇转曲轴然后突然撤掉减压,此时也能听到“哐当、哐当”的响声。如果飞轮松旷严重时在发动机停机状态下用手扳动飞轮,还会有间隙松动感觉。飞轮松旷的主要原因有飞轮紧固螺母在工作中因振动松动以及安装飞轮时螺母没有拧紧。发现飞轮松动应及时将螺母紧固,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