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由于“苹”和平安的“平”是同音字,因此苹果被赋予了平平安安、生活幸福美满、顺畅吉利的寓意。
我国苹果生产的面积和产量目前均为世界第一,但发展到今天,我国苹果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用牲畜和家庭养殖逐渐消失,人畜粪尿及秸秆等有机物无法还田,导致苹果园土壤有机质难以补充,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盲目模仿美国、日本乔砧密植栽培模式,国内又无适宜的短枝品种,导致盛果期果园郁闭问题突出,病虫害严重。而为确保产量和商品果率,多数果农加大了化学肥料的田间施用量,为了防治病虫害不管有无病虫都盲目滥用化学农药,造成果园土壤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天敌控害功能降低。果园病虫害防治进入了高度依赖化学农药的恶性循环,病虫害演替加快,抗药性增加,农药残留超标严重,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苹果出口受到限制。为了达到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等相继出现。
我们能生产出合格的有机苹果、绿色苹果和无公害苹果,但要保证生产者获得相应的收益,苹果生产者就必须团结起来,获得相应的商品定价话语权。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农民抱团求财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而网络工具的飞速发展为那些生在深山无人知的优、特农产品和城市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连接提供了便利。本书试图就“无公害苹果”在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以及果农如何建立苹果专业合作社,通过网络发布果品信息及利用网络交易平台,将生产的优质苹果换成崭新钞票的过程进行探索。
本书分六章,由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想顺、高立强、胡祖庆、张管曲、董红和洪波)、中国农业大学(董民)、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王绍兰)和宝鸡市农科所(景炜明和侯伟)的几位老师共同编写;第一章由胡想顺、董民和王绍兰编写;第二章和第三章由胡想顺、景炜明和侯伟编写;第四章病害部分由高立强编写及提供图片,虫害部分、周年防治历由胡祖庆编写,虫害部分图片由张管曲提供;第五章由董红编写;第六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由董民与王绍兰编写,第三节和第四节由洪波和胡想顺编写;最后由胡想顺和董民统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所用药物及其使用剂量仅供读者参考,不可完全照搬。在生产实际中,所用药物学名、通用名和实际商品名称存在差异,药物浓度也有所不同,建议读者在使用每一种药物之前,参阅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以确认药物用量、用药方法、用药时间及禁忌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同仁的成果,在此对所有引用文献的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同时,对绘制本书插图的胡心兰和景烨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