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苹果黑点病
【症状】 该病为害部位多集中在果实萼洼周围,受害部位变灰褐色或黄褐色,形成多个圆形斑点,个别斑点出现龟裂,有的斑点上分泌白色蜡质物(高桩),与康氏粉蚧的危害造成的黑点上分泌的蜡质物(扁平)不同(彩图17)。病菌以皮孔为中心为害果皮,仅影响外观,但并不深入发展。主要分为以下5类。
1)黑点红晕绿斑型:病斑以皮孔为中心,中央绿色,周围有红色晕圈。病斑多为圆形,大小3~5mm,散生针芒状小黑点,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成片。
2)黑点红晕褐斑型:病斑褐色,周围有红色晕圈,其他症状同绿斑型。
3)黑点绿斑型:病斑绿色,无红色晕圈。病斑多为不规则形,大小1~6mm,其上散生针芒状黑点。病斑皮下组织较致密坚硬。
4)红晕褐斑型:病斑红褐色,上无明显针芒状小黑点,但后期出现分生孢子盘,病斑大小为1~5mm,周围有较大面积的红色晕圈(很像痘斑病)。
5)小点斑型:皮孔黄褐色,中央龟裂(木栓化),病斑仅1~2mm,周围绿色,部分病斑边缘有桃红色晕圈,病变仅限于表皮,后期病斑上出现分生孢子盘,主要表现在富士品种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枯枝和病果上越冬,其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从伤口入侵或直接从皮孔入侵;从苹果套袋后到9月,病菌均可侵染果实;高温高湿是发生流行的条件;不同结果部位、不同质地果袋发病轻重不同;病原菌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敏感。
【防治方法】
1)选用优质果袋。选择透气性强、遮光好、耐老化的优质苹果袋。
2)套袋前喷药。套袋前轮换喷3~4次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0%纳米欣(甲基硫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普德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可显著减轻病害发生,这几种药剂在幼果期使用相对比较安全。
3)加强害虫防治。主要是加强对介壳虫的防治,防止其进袋危害。
4)增施钙肥。果实缺钙可加重黑点病发生,因此,秋施基肥时增施硅钙镁钾肥及落花后至套袋前树上喷施优质钙肥,可减轻或抑制黑点病的发生。根部补钙以选用硅钙镁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效果较好,一般每株施用0.8~1kg为宜。树上喷钙在落花后3周至套袋前进行,每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以选用速效钙如翠康钙宝1000~1500倍液、黄腐酸钙400~500倍液,如再配以斯德考普5000~6000倍液或速乐硼1000~1500倍液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