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种短枝型苹果树的树体结构及整形修剪特点
常见树形适宜的栽植密度和主要结构特点见表2-4。
表2-4 几种常见树形适宜的栽植密度和主要结构特点
1.小冠疏层形
小冠疏层形的适合密度为500~800株/公顷。
(1)树体结构 干高50~60cm,冠径3~4m。全树主枝5~7个,分作3层。第一层主枝3个,无侧枝或各有1~2个侧枝;第二层和第三层各留主枝1~2个,但不培养侧枝。留足3层后,树冠顶部“落头开心”。
(2)定干 即选择在茎干离地面60cm左右高处的饱满芽上定干,此处以下的芽和枝条可抹去或疏除。另外也可在茎干离地面60cm处刻芽,用此处饱满芽发新枝的方式定干。
(3)幼龄期修剪 1~4年生幼树以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为主。通常在5~6月拉枝开张角度,可用小木棍支撑、地上扎桩或挂盛土塑料袋的方法。维持主枝的生长优势,临时枝缓放、促萌,增加短枝量。
(4)初果期修剪 5~10年生初结果树,要继续扩大树冠,完成整形任务。全树主枝数逐步固定到5~7个,树高达2.5~3.0m时“落头开心”。促使短枝成花,完成结果部位由临时枝向结果枝组的过渡。
(5)盛果期修剪 10年生以上的盛果期树,要控制树冠外围旺长,更新内膛结果枝组。稳定全树总枝量,控制花果留量,维持树势中庸生长,改善冠内光照条件。
2.细长纺锤形
适合密度为1000~1250株/公顷。
(1)树体结构 干高60~70cm,树高2~3m,冠径1.5m左右。冠径1.5~2.0m,中干上均匀分布着15~20个生长不分层次、势力相近的水平细长侧生分枝,其上无侧枝,只配枝组。下部主枝长,上部主枝短,树冠呈细长纺锤形。
(2)定干 在茎干离地面60~70cm高的饱满芽处定干。
(3)幼龄期修剪 1~3年生幼树,主干枝和主枝均不短截。主干枝生长过旺的,可用其下的第二个长势较弱的枝条或适宜的背上枝换头,以控制上强。其余主枝可拉平,基角过小或生长过旺的主枝,可从基部疏除。
(4)初果期修剪 4~5年生结果树,主干枝仍不短截,此时可适当疏除树冠上部生长过旺的主枝,维持树冠中下部主枝的开张角度,逐步利用结果枝组的带头枝向外延伸。
(5)盛果期修剪 6~7年生及其以后的盛果期树,以稳定结果为主。对枝轴粗度超过3cm的结果枝组,过密的,从基部疏除;有空间的,进行重回缩,控制树冠体积。
3.自由纺锤形
适合密度为800~1000株/公顷。
(1)树体结构 干高50~70cm,冠高2.5~3m。中心干直立生长,其上螺旋上升式分布着10~15个向四周伸展的小主枝。下层主枝长1.5~2m,开张角度70°~90°。同向主枝间距不小于0.5m,主枝上配备中、小型结果枝组。
(2)定干 高度60cm左右。第一年,选择2~3个长势强、角度适宜的枝条,作为主枝。其余分枝,以开张角度70°~80°均匀拉向四方。冬剪时,中央领导枝留50cm短截,主枝延长枝缓放不截。第2~5年,中央领导枝每年留50cm短截,逐年选留2个主枝。相邻主枝层间,保持40~50cm距离。其余枝条从基部疏除。要特别注意及时疏除竞争枝、内膛枝、密生枝和强旺直立枝。5年生完成整形,达到适宜树高时,可落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