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控制病虫害的基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来改善苹果的生长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和其他有益生物的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危害,从而把病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农业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防治在多数情况下能结合农业生产进行,方法简便经济,主要内容包括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合理耕作,实行轮作、间作和套种,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和加强田间管理。
(1)选用抗病虫的品种 在历史上,抗虫砧木曾经有效地解决过苹果棉蚜的危害问题。目前果园叶螨危害较重,这和富士系列品种不抗虫有很大的关系。生产实践中,选育抗性品种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将抗性和优质丰产性状相结合是理想的目标。
(2)合理耕作 耕作制度、果园环境和病虫发生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苹果生长良好,增强抗病虫的能力;中耕、树盘覆草等技术的引进,证明是很好的耕作制度。
(3)间作套种 果园间作套种不但可以增加土地收益,合适的间作套种还可以起到抑制病虫害的作用。种植大蒜、大葱和韭菜对苹果病虫害有抑制作用;果园生草,有选择地留一些吸引中性昆虫和天敌昆虫植物如夏至草、泥胡菜等,对控制果园病虫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树盘覆草可以改善土壤微环境,增加有机质,从而增强树体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种植白三叶可抑制苹果腐烂病发生。套种薄荷可减轻轮纹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桃小食心虫、刺蛾,甚至田鼠的危害。间作大葱可控制苹果棉蚜的发生。美国华盛顿州的苹果园原来用甲基溴化物等土壤熏蒸剂防治老苹果树的根部萎缩和腐烂;套种小麦后,新的苹果幼苗病害不再发病。我国一些地区幼果园套种小麦、烟草和豆类,影响了果园微生物分布和土壤肥力,套种大豆和红薯使昆虫益害比增加。
但是,间作不当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间作物如果紧挨果树,会与果树争肥争水,导致幼树萌芽率、成枝力低,生长受阻,形成小老树。间作高秆作物或苗木,会影响果树通风光照,树体出现抱头徒长;枝条细,不充实,冬春季容易抽条或发生早春冻害,甚至出现地上部分整株失水死亡的现象。间作一些瓜菜,如西瓜、萝卜、秋白菜等,会引发一些果树虫害如大青叶蝉加重危害,其在瓜菜叶片取食后,会在幼树枝干上产卵危害。间作瓜菜类也容易出现施氮肥和浇水过多现象,造成幼树徒长,枝条不充实,不易形成花芽,不利于早果早丰。瓜菜类施肥浅,会导致苹果幼树根系上浮,从而降低幼树的抗旱性、稳固性和抗寒性。
(4)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改善苹果的营养条件,提高果树抗病虫能力,减少因病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但如果施肥不当,也能造成病虫发生和繁殖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偏施和过迟、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作物叶色深绿、枝叶徒长、组织柔软,降低作物的抗病虫性。
(5)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要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来源;花前适时灌溉、施肥,可促进果树生长茁壮,增强抵抗力;适时中耕,可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调节地温,有利根系发育;清除杂草,摘除病叶,剪除病、虫枝叶,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寄主,恶化生存环境,直接消灭病虫。但是,在摘除带病虫枝叶时,必须小心将其装到袋子中,带出园外集中处理,不可随手丢弃,造成人为传播。
农业防治既经济又简便易行,能结合田间管理进行,并能长期起作用,具有预防的意义。但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复杂性,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其他防治方法,扬长避短,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