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  果园起垄生草技术

附录 A 果园起垄生草技术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012,渤海湾苹果产区果园起垄生草土壤管理制度技术规范)

2012年,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根据我国苹果园土壤管理现状,提出了环渤海湾苹果产区“行内清耕或覆盖、行间自然生草(+人工补种)+人工刈割管理”苹果园土壤管理模式,其核心是行内(垄台)保持清耕,行间其余地面生草。该模式对于黄河故道和黄土高原苹果生产区也具有指导意义。现就其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1)起垄与整地 起垄沿行向起宽1.5~2m、高10~30cm的垄,呈中间略高、两侧略低的拱形。

整地起垄后对行间垄沟土地进行平整、旋耕、耙平,有条件的地块事先施入土杂肥。旋耕时不要破坏垄台。

(2)草种选择 商业草种一般地块以黑麦草、红三叶为宜,冬季不是过于寒冷的地区可种植鼠茅草,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可以种早熟禾、白三叶等,冲积沙质土壤果园可以种植毛叶苕子。

乡土草种果园杂草种类众多,以稗类、马唐等单子叶草最易建立稳定草被,且易与商业草种混播建立草被。

(3)播种时期 一般草种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春末夏初或雨季前期,温暖地区或越冬性强的草种也可以秋播(如鼠茅草)。水分条件较差的地块,在春末夏初雨季趁墒播种。

(4)播种量 用种量可参照建植草坪或牧草生产推荐的播种量,当地杂草数量较多的适当减量。一般可按照如下标准播种:黑麦草25g/m2、早熟禾15g/m2、白三叶6g/m2、红三叶6g/m2

(5)播种方法 自然生草整地后让自然杂草自由萌发生长,适时拔除(或刈割)豚草、苋菜、藜、苘麻、葎草等高大恶性草。

自然生草不能形成完整草被的地块需人工补种,增加草群体数量。人工补种可以种植商业草种,也可种植当地习见单子叶乡土草种(如马唐、稗、光头稗、狗尾草等)。

采用撒播的方式,事先对拟撒播的地块稍加划锄,播种后用短齿耙轻耙使种子表面覆土,稍加镇压或踩实,有条件的可以喷水、覆盖稻草、麦秸等保墒,草籽萌芽拱土时撤除。

(6)刈割管理 生长季节适时刈割,调节草种演替,促进以禾本科草为主要建群种的草被发育。刈割时间掌握在拟选留草种(如马唐、稗等)抽生花序之前,拟淘汰草种(如藜、苋菜、苘麻等)产生种子之前。

环渤海湾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每年刈割次数以4~6次为宜,雨季后期停止刈割。刈割留茬高度以20cm左右为宜。

刈割下来的草覆在行内垄上。秋播当年不进行刈割,自然生长越冬后进入常规刈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