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苹果锈病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实、叶柄、果柄和新梢(彩图15)。受害叶片正面出现橙黄色圆形病斑,有光泽,上面密生针尖大的小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外围呈现黄绿色或红褐色晕圈,病斑上产生橙黄色凸起小粒点,并分泌黄褐色黏液;后黏液干涸,小粒点变为黑色;且病斑逐渐肥厚,正面隆起,背面凹陷;从病斑背面长出黄褐色或灰褐色长毛状物,破裂后,散出褐色粉状物,即病菌的锈孢子。叶上病斑多时,叶片扭曲畸形,易变黄早落。
果实受害,症状表现及发展过程与叶片相似,只是后期在小黑点旁边产生土黄色长毛状物。新梢、果柄和叶柄也可受害,症状表现与果实相似,但多为纺锤形病斑。
【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锈病为转主寄生性真菌病害,病原菌为山田胶锈菌,其转主寄主为桧柏,即病菌只有在苹果和桧柏寄两种主都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生活史。病菌在转主寄主桧柏上以瘤状物结构越冬。第二年春湿度合适时,桧柏上的冬孢子角迅速吸湿膨大,产生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苹果幼嫩组织上,从气孔侵染危害。苹果发病后,先产生性孢子(在橙黄色的小点内产生)、再产生锈孢子(由黄褐色长毛状物产生)。锈孢子不能侵染苹果,转而侵害桧柏的新梢或嫩叶,在桧柏上越冬,第二年形成冬孢子角。所以该病没有再侵染,一年只发生一次。在周围有转主寄主桧柏存在的前提下,苹果开花前后降雨情况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决定因素:春雨早、降雨多的年份发生早且重,春旱年份发生晚或发生轻微,甚至不发生。
【防治方法】
1)新建苹果园选址应远离桧柏类树多的风景区和育林区。
2)消灭或减少初侵染来源。若有可能,则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km内的桧柏、龙柏和翠桧,可基本防止锈病发生。若无法去除,可在苹果萌芽前彻底剪除桧柏上越冬的菌瘿,集中销毁,或于苹果发芽前在桧柏上喷1~2次3~4波美度石硫合剂,控制冬孢子萌发以杀灭越冬病菌。
3)药剂保护。有发病条件且历年锈病发生严重的苹果园,在苹果花露红至花序分离期,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喷施稍高浓度的内吸性杀菌剂,即可有效控制锈病危害。常用药剂有40%杜邦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等。
4)花谢后一个月内,若出现降雨,则需及时喷施一次三唑类杀菌剂。药剂可选用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4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43%戊唑醇水乳剂或悬浮剂4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