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苹果储藏
苹果储藏主要是通过调节储藏环境条件,即降低温度、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从而降低苹果的呼吸,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营养成分。研究证实,普通室温条件下储藏的苹果在7~15天营养成分就出现明显改变,第15天维生素C含量的损失就达50%、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高。而冷藏条件下果实直至30天才开始出现较明显改变,60天维生素C损失仅有30%。在相同的储藏时间内,冷藏条件下储藏苹果的失重率、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等明显低于室温储藏的苹果。但不同品种其耐储性不同,红富士、国光等晚熟品种适合长期储藏。而红星、元帅、红玉、乔纳金、北斗等中熟品种在储藏过程中易后熟发绵、发涩,因而不耐储存,但也有在气调库中储存至第二年的例子。因而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采取各种现代化的储存库等辅助措施进行储存。目前,苹果储藏方式主要有简易储藏、机械冷藏和气调储藏等。
1.简易储藏
指利用天然环境条件来进行的沟藏、窖藏等。这类储藏多数是在产地进行,操作简便易行,储藏成本低,但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同时储藏期间温、湿度条件不能有效控制,所以储期较短,有时甚至会涌现不同程度的热烂或冻损情况。这些储藏方法主要适用于国光、红富士等晚熟苹果。对金冠、元帅等中熟苹果不适宜。
简易储藏常见的方法有沟藏和窖藏。沟藏是利用土壤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和积累一定的二氧化碳来减少苹果的呼吸强度,减少损耗的储存方法。选择背阴处挖宽、深各1m左右的地沟,长度以储量而定,沟底最好铺2~5cm的细沙以有利于透气,防止湿度过大而引起部分烂果。果实覆盖则可用10cm厚草帘做沟盖。储前白天将沟盖严,夜间敞开预冷,这样连续进行7~10天。再将分级后的果实装入塑料袋中,塑料袋包装时要留通气孔,可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敞口预冷2~3个晚上后于早晨扎紧袋口入沟储藏。白天将沟盖严,夜晚敞开降温,当地沟内的温度稳定后(果温在冰点以上),就可以将地沟完全盖严。冬天应经常检查储藏情况,春天当沟温回升到15℃时,就应结束储藏。
窖藏是利用土窖缓慢变化的土温和简单的通风设备来调节窖内的温度和湿度,利于苹果长期储藏。在苹果入窖储藏的初期,夜间打开窖门和通风孔,引入外界冷空气,加速降低窖内温度,白天关闭窖门和通风孔。到储藏中期的冬季(外界气温低于-5℃),在保证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充分利于外界低温,使冷空气积蓄在窖内(窖内温度维持在0℃左右)。开春后尽量少开窖门,防止冷空气损失。
简易储藏管理要点如下:
1)在入储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快速降温,即利用外界的夜间低温空气降低窖内温度:在外界温度低于窖温时,打开窖门和通气孔,利用窖门进冷空气、通过通气孔排热气降低窖温;当外界温度与窖内相当时关上门。同时门上下各留少量缝隙,使窑内外空气进行小循环。这样到储藏前可使窖温降至0℃左右。
2)储藏中期的主要任务是增加窖壁冷土层厚度,同时注意保温,防止过冷空气进入使果实受冻。一般在外界气温不低于-5℃的情况下放风较为安全,通风量不要过大,外界冷空气进入窖内将窖温控制在-2℃以上。为防止冷空气骤袭造成冻害,窖门下部要垫土或堵草30cm以上,并在靠近窖门处下部(窖内温度最低处)放置温度计监测温度变化,控制该处温度不低于-1℃。窖门顶部不应堵严,这样有利于热空气和有害气体的排出。
3)后期管理。当外界温度开始回升时(外温高于窖温时),主要工作是尽可能减少窖内冷源的散失。封严窖门和通气孔,保持窖内的低温条件,适时出窖销售。果实出窖后,将窖内彻底清扫,以便下次储藏。
2.机械冷藏
机械冷藏是借助机械冷凝系统简单定期对储藏库内热空气进行通风换气、将果实代谢活动释放和积累的有害气体成分(如二氧化碳、乙烯、乙醛等)传送到库外,使库内温度降低并保持一定相对湿度的储藏方式。为保证苹果水分不会散失,机械冷藏系统中通常会安置喷淋加湿系统,以维持最适储藏湿度。机械冷藏按冷却方式不同分直冷式(蒸发器直接置于冷库中)和鼓风冷却式(通过空气冷却器将蒸发器冷量吹入库中降温)两种。
机械冷藏管理要点如下:
1)温度。苹果储藏适温条件为0℃±0.5℃,果品预冷48h后再入库,通常在库内中部、冷风柜附近和远离冷风柜一端挂置温度表,每天应观测记录三次温度。如果有条件,最好安装计算机遥测,主动记录库内温度,以指令制冷系统及时调节库内温度,应尽量保持储藏期间库温稳定,使温度波动幅度不超过±1℃。
2)相对湿度。苹果储藏期间的最适相对湿度为90%~95%。而冷库储藏时通常相对湿度偏低,所以如无自动喷淋系统,就应留意及时人工喷水加湿,维持相对湿度在90%~95%。人工加湿时可用库底洒水(水面高度不能高于垛底垫木或托盘)或加湿器加湿方式。
3)通风换气。储藏过程中要适当通风换气,一般在气温较低的早晨或夜间通过库房内的冷风机将库内积累的乙烯、二氧化碳、乙醇、乙醛等有害气体排出,并应最大限度地使库内空气湿度均匀一致。
3.气调储藏
气调储藏是利用自动化控制设备,通过调节储藏环境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浓度比例等参数,抑制苹果的呼吸作用,使果品处于休眠状态,以尽可能地保持果实自身的营养价值,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气调储藏可比普通储藏能延迟储期约一倍时间,属于较为高级的一种储存方法。气调储藏库房除了配备制冷设备外,储藏间必须装备调节储藏间内气体组成的设备,调气设备包括制氮设备、二氧化碳清除装置、乙烯脱除装置等。如对于富士苹果,在温度为0~1℃、相对湿度90%~95%、氧气含量2%~4%、二氧化碳含量0.5%~1%的环境条件下可保证苹果储藏期限达到10个月之久。
气调储藏管理要点如下:
1)在使用前要认真检修、调试气调储藏库,确保果品入库后系统能正常平稳运转。
2)根据储存苹果的数量、储存周期设定好最佳参数,调控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浓度达到最适范围。
3)封库后,要做好制冷、气调、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库房维护、结构气密性以及安全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