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种的选择原则
1)草种自身耐阴性强,对环境适应性强。草种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能力是决定其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各地应根据具体立地环境选择合适的草种。
2)水土保持效应好。一般要求草种须根发达,固地性强,最好是匍匐茎植物,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葡匐茎上节节生根,可以大大增强其固地性能和水土保持效应。
3)有利于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是果园生草栽培的主要目的之一,这就要求草种生长快,鲜草产量高,富集养分能力强,易腐烂,有利于土壤腐殖质和土壤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的形成。
4)不影响果树光照,草高一般在50cm以下为宜,在短时间内能快速覆盖地面。如果选用的草种植株较高,应定期刈割,将其控制在一定高度内。
5)以匍匐生长的草最好,以须根系草较好,尽量选用主根较浅的草种。这样不至于造成与果树争肥水的矛盾。一般禾本科植物的根系较浅,是较理想的草种。另外,葡匐茎植物一般植株较矮,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根系分布广泛但一般较浅,与深根性果树争夺肥水较少;耐践踏,再生能力强,易于自然补缺。
6)选择浅根性草种,尤以根系集中分布在地表20cm以内的为最好。果树根系一般分布较深,生草栽培与果树间的矛盾主要是对土壤水分、养分的竞争,水分竞争在北方干旱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应选择需肥、需水少的草种,必要时还需专门施肥、灌水,以满足草种生长对于养分、水分的需求。
7)草种自身容易栽培管理,包括易繁殖、早发性好、生长快、覆盖期长、旺盛生长的时间短、再生能力强、病虫害少,适合机械化作业。所选草种应该是植株矮小(以不超过40cm为宜),不具缠绕茎或攀缘茎,覆盖性好,耐践踏,这样才不会影响果园喷药、施肥、采果和修剪等作业。
8)不滋生果园病虫,有利于保护果园害虫天敌等。注意选择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能寄生或保护果树害虫天敌的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