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本体论的万物归一思想
在西方古代哲学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特征是理性,所谓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在古希腊的哲学家群体看来,人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即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动物,但从根本上讲,理性才代表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因此,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只有人类的理性看到的东西,才是最为真实的东西。相比之下,人类感性看到的东西,都是经验性的,这些东西本身没有价值,因为它们多数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影像。在此,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在柏拉图看来,“基于感觉的知识是一种主观判断,一种没有任何绝对基础、总在变化的看法。相比之下,真正的知识只有从对超验的型的领悟中才有可能获得,因为超验的型是永恒的,并超越了物质平面的不断变动的混乱和不完善。”[72]换句话说就是,“知识并不是由感官得到的,而是由理智获得的。”[73]
柏拉图认为,时间为万物,均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看不见的“母本”,一种是看得见的“影像”,前者是人类理性方可把握的一种“理念”,它是最为真实的,后者则是人类经验随时可以捕捉的“感触体”,它是虚假的。当然,柏拉图最后把所有的真实理念又归结为一个东西——那就是善的理念,这是一切理念的最后理念。这也就是西方古代思想,尤其是古希腊哲学万物归一的精神追求传统。除了柏拉图,不管是古希腊早期的思想家如泰勒斯的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赫拉克利特的火,还是柏拉图弟子亚里士多德追求的实体,等等,无一不是追求万物背后的“一”的思想套路。从哲学的角度看,古希腊思想的这种传统,称为本体论的传统。所谓本体论,就是追求万物背后的基本因素,即万物起源的“唯一因子”或最后的“支撑”。当然,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西方古代本体论哲学思想传统也暴露了其自身发展不可克服的矛盾和问题,但其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引导当代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角度来看,我们对古代本体论哲学万物归一传统的有益借鉴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大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
众所周知,理性精神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精神,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的基本理性精神世界仍未得到普遍建立,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在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羊群心理”、从众心理、意气用事等现象仍普遍存在,而西方古代本体论传统的理性精神追求,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这方面的负面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可以从中体悟到“未经审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透过现象看本质”“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等精神价值的可贵和尊严。
(二)有利于大学生讲道理习惯的培养
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万物归一传统,其背后的基本精神是理性,而理性又是“逻各斯”精神的基本体现。所谓“逻各斯”精神,就是万事均讲究逻辑的条理性。这其中,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上,就是讲道理。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基本素质和精神。任何言语、行为,如果在逻辑上行得通、道理上讲得清,那就是得体、有说服力的言语和行为,其从根本上区别于莽撞、无理。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先行者,有理由也有义务从培养讲道理的习惯做起,从自我做起。
(三)有利于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所谓科学精神,通俗地讲,“就是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即求真精神。”[74]也是一种追寻万物的运动规律、现象背后本质的精神。这其中,科学的严密论证过程是最为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追求的精神,它是对科学规律的一种纯粹追寻,而不考虑功利得失或利益多寡。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功利性精神,西方古代本体论传统体现的非功利性科学精神,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人类的任何一次大进步和大跨越,均离不开科学家的非功利性研究,这种研究可能见不到短期的利益收获,但却从长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我们追求的核心技术创新与此密切相关。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必须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西方古代本体论哲学传统的科学精神,可以作为重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