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精准思维

(六)精准思维

精准思维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务实思维方式,它强调抓工作、做事情要具体和准确,谋划、规划、部署、落实、检验都要精准,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更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网络传播诱导人们用“看”的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同时由于计算机算法的迭代,人们被自己所织就的“信息茧房”包裹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在无限的信息海洋中赢得学员“有限的注意力”并有效破解系统化与碎片化之间的难题,学习借鉴互联网思维中的精准思维有重要意义。贯彻精准思维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立以精准为导向的管理体系,运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新时代铸魂育人的统一要求不是机械的统一,而是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不断创新发展中的统一;多样化探索也不是教育目标方向、原则制度和标准要求上的随意打折扣、盲目搞变通,而是有着内在统一的多样性。两者辩证统一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铸魂育人实践之中。教育的关键是有效,有效的标志是用心,用心的渠道是对路。坚持“内容为王”。在把握共性、紧贴个性的基础上,创新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方法,依据差异化的特征,适应分众化的趋势,坚持分类施教、分层施教、分人施教,向学员提供适合其年龄层次、成长阅历、兴趣爱好等特点的教育内容,把统一的“漫灌”和精准的“滴灌”结合起来。加强“精品课”建设。既有营养丰富的“大餐”,也有各取所好的“小烹佳肴”,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与形式,真正与学员在思想上求“共鸣”、在情感上求“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