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理论

(五)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在已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按照维果斯基的解释,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0]因此,他还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搭建脚手架”。“搭建脚手架”,即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照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建立概念框架。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促进其发展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问题情境),推进学生向更高的智力水平和提出问题的水平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恰当的时机以适宜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解决这些学习任务的帮助和平台,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制订符合每个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案。翻转课堂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锻炼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翻转课堂也非常关注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可以说,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翻转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