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后两环节
课后环节,要求教员和学员结合实际情况对课堂的使用效果以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与评价。
1.师生反思总结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以学员学什么来决定教员怎么教的全新教育模式,对师生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并非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适合全程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需要教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翻转。同时,在翻转课堂结束后还要及时对翻转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为下一次教学的完善奠定基础。
2.多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中起到诊断、反馈、激励、区分、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因此,在翻转思政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教学评价。翻转课堂分为课前自学、课堂合作学习、课后运用知识等3个教学过程,故其评价方式也主要针对这三个教学过程。由此建立的科学合理、动态立体的考核评价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持续性和深入性,而且可以更好督促教员创新教学模式方法。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强调教学流程的翻转和网络学习平台、教学微视频的应用。基于此,翻转课堂教学评价呈现3个方面的特点:
(1)评价因素多样化,是涉及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等因素的综合活动;(2)评价对象多元化,是对课程平台、教师、学员等各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3)评价信息来源全面化,应广泛收集听课老师、讲课老师、学员、教学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评价,然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总体评价。同时,翻转课堂评价应该关注教与学的互动性,关注翻转课堂结构的优势发挥,重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要素应该包括课前学习材料、课堂教学活动、学习支撑环境和教学效果等4个方面,具体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4所示。[13]
表5-4 翻转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在确定评价指标之后,针对指标的特征属性和对教学效果的重要程度,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形成翻转思政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如表5-5所示。[14]翻转思政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应该发挥对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有效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评价的反馈—改进作用,帮助教员诊断翻转思政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所在,促进教员尽快掌握翻转思政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要点。在发现问题后,教员通过自我调整,既可以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也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来调整教学,以适应学员的学习需求,提高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表5-5 翻转思政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