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翻转基础,严把思政课堂参与关

(五)夯实翻转基础,严把思政课堂参与关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既是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也是该模式所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8]学员是思想政治课实施翻转课堂的主体因素,学员的学习体现在教员引导下开展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等。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等,显然是开展翻转思政课堂的重要基础。

1.培养学员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翻转思政课堂中,课前在线自主学习阶段是后续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学员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影响着学习时间的持久性,影响着整体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学员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以下3个方面:

(1)明确学习目标

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并根据导学案的要求把握课程知识点,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

(2)认真观看课程视频

善于发现学习问题,完成在线自测题,积极参与在线交流,自觉完成“学得知识、生成知识,完成知识”的知识建构过程。

(3)学会自我反思

定期对比学习效果,认识自我学习的进步与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努力。

可见,教学目标为学员指明了学习道路,提供了学习动力,激励学员为实现教学目标不断努力,保证了学员学习时间的持久性和稳定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员自主意识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2.培养学员互动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一种对话性实践,绝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的活动。”[9]在翻转思政课堂中,无处不在的互动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网络交互平台和课堂讨论环节作为枢纽,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支持。学员将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习问题反馈到交互平台或在课堂讨论中提出。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交流中促进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培养学员团队合作意识。这要求学员充分把握有效互动时间,积极参与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促使学员在互动中培养协同合作意识,形成团体规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建立互助共赢的学习关系,重新审视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做出自觉调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体系。

3.培养学员践行意识,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翻转思政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检验所学知识,增强学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并积极践行,学会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这要求培养学员践行意识,以实践活动为纽带与他人建立社会联系,形成稳定的社会学习共同体,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最为真切的实际体验,在社会共同体交流中,学会多维度反思自我实践表现,提高学习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另外,翻转思政课堂通过实践活动参与心得分享、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环节,也可以鼓励更多学员参与实践,提高学员的知识迁移和知识运用能力,真正做到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的紧密契合,促使学员实现由知识学习者向知识践行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