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政教育时空领域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需要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同时在特定空间下展开,而这种固定的时空未必是教育客体领会知识的最佳时间,也不是教育客体所喜好的地方。在这种状态下,学员难免会对特定有限的时空限制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从而降低了其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和目的性。而“互联网+”背景下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线上与线下时间的比例,线上教学可以改善传统教学到课率低的情况,线下教学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教学更有效率。教员可以更多地专注于帮助学员提炼与构建知识,引导学员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单向灌输,也更易于合理地安排课时,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教员的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有更丰富的选择。教员可以选择扮演主导者或者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教员在自我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扮演主导者角色进行教学。教员在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下,重新整合知识点,合理安排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教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把课本的知识与丰富的课外知识相结合,并且可以采用更多样、更丰富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插入视频、制作动画、场景模拟等,教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抽丝剥茧,把知识点讲述得更加透彻。教员可以实时通过线上学员学习进度的监控和线下学员的课堂表现与反应,及时地获得学员学习效果的反馈,不断地调整教学中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员在自我水平不足的情况下,扮演引导者角色进行教学。教员可以借助于其他学校或者其他教师所建设的线上教学资源,在线下引导学员使用线上资源进行学习,甚至可以与学员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打破了时空束缚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模式,使得学员可以随时随地采取喜爱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在不同的时空下共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体会“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便捷之处,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在载体上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与同道中人共享交流,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