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结合:大班小组互相配合
鉴于当前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普遍存在人数多、群体大的情况。有必要在翻转思政课堂中引进小组学习法。
小组学习理论源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学习。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现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后便在全球推广。小组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10多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所谓小组学习(group work),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学习法倡导学员把握学习主动权,要尽力给学员创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学员体验尝试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在翻转思政课堂中通过小组介入课堂管理、组织课后实践、参与课程考核,它可以减轻教员的教学压力,可以使教学管理更细致,学习评价更公正,使翻转课堂教学更有质量。除了在课堂管理中,由组长填写《组员表现表》(如表5-2所示)、课代表填写《组长表现表》(如表5-3所示)供教员考核参考外,在实践成果展示环节,每位组员都要为其他组的实践展示评分,从而每组会得到一个实践分数,通过这样的组间互评机制激励各组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水平。在每组撰写的实践小结表中,组长还要记录每位组员的工作量和参与度,并作出客观评价,为教员对学员的考评提供重要参考。在课后的线上论坛里,教员会认真阅读每位同学的发言,并给每条有质量的帖子标注“精华”或“置顶”以资鼓励,“精华”“置顶”的数量也就成为学员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线上平台一般难以记录这方面数据,而教员通过小组长、课代表进行统计,可大大减轻工作量。
表5-2 组员表现表

表5-3 组长表现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