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理论实践合二为一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使深奥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为学员所理解、接受并认同,并内化为学员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仅需要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还需要在理论引领下,在实践中反思、体验和升华。就目前来说,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
1.课内实践形式,即把实践教学看作和理论教学相对的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能够突出教育对象的参与性、教育对象的互动性、教育内容的直观性的教学模式,都被认为是实践教学的模式。如教员组织学员开展讨论、辩论演讲、听报告和看影片等活动,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课外实践形式,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
校内实践包括问卷调查、拍摄微电影、编排情景剧、办报纸杂志和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外实践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等。可以说,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是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则是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的补充和深化。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特别是随着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深度运用,它吸引人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出理论,以实践的方式深入其中。近年来全军各院校组织开展的探访红色故地活动、重走长征路活动和军政训练活动等,都是极具实践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得受教育者在红色文化资源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情操、革命理论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员的实践活动还可增加虚拟实践的形式。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和间接性等特征。思政课教学实践可以使学员通过“虚拟体验”(如参观网上博物馆、网上纪念馆)、“网络调查”等活动,学会“交互式思维”,提升虚拟实践能力。因此,借助于网络和军地内容丰富、虚实结合、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展开翻转课堂实践,也是未来军队院校翻转思政课堂的一个新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