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威胁(T)

(四)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威胁(T)

无疑,翻转课堂的实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但翻转思政课堂的实践之路上仍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员和学员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变化如图4-1所示。[2]必须通过教学双方的不懈努力,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才能为翻转课堂成功地从理念走向现实提供路径保障。

img

图4-1 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角色变化图示

1.教员是实施翻转思政课堂的关键因素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员队伍的锻造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作用不容忽视。他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3],关键在于发挥好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显然将教员从一言堂的枯燥授课中解放出来,变成了教学活动的辅助者、观察者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1)教员体现出多维度与多身份化的特点

在翻转课堂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范式下,授课之前,教员要由教案的书写者转变为课程资源(含视频、音频、文本等)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制作者或提供者;在课堂上,教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交流互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在课后,教员则由练习的局外者转变为学员学后反思的促进辅助者。不同角度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员角色进行定义,可以赋予教员设计者、制作者、组织者、指导者、辅助者、协作者、监督者、反馈者和评价者等不同的身份。因此,始终围绕“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员队伍,是办好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根基。

(2)多重角色与多重教学能力的特点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员需要承担多重角色,这与传统课堂中教员担负的单一角色有巨大差别。在传统课堂中,教员的角色基本上就是讲授者与作业批改者,主要任务是上课和批改作业。而在翻转课堂实践中,教员则担负了多重角色,体现在课前、课上和课后等三方面:课前,教员是翻转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设计者与组织者,需要精心谋划与部署安排;课上,教员是学生讲课的倾听者、评价者、纠正者和讲授者;课后,教员又是帮助者,帮助学员解决各种问题,包括课程问题与非课程问题。换而言之,在翻转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员必须向多重角色转变。多重角色就要求教员要具备多重教学能力。翻转课堂对教员的素质要求有着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同传统课堂中的要求一样,教员须具备有深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教员还需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因为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教学视频的支撑,教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不断学习翻转课堂实施技巧,并达到熟练水平,才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制作出令学员满意的视频资源和电子课件,并能利用网络平台与学员建立教学联系。同时,鉴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要促使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应用,必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员的专业素养水平,培养教员的专业化能力,完善教员的外出培训机制,鼓励教员不断学习,增强教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2.学员是实施翻转思政课堂的主体要素

翻转课堂能否有效地促进教学,能否成功地走向实践,最终还在于学员是否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翻转课堂是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学员需具备适度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不断适应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并得以真正提升能力素质。以学员为主体的知识性自我构建在翻转课堂中至关重要,由此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合理规划学习的自主能力、相应的自控自律能力以及综合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等。而在实际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学员在传统教育制度下缺乏主动性,习惯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很难借助于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对思政课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存在排斥情绪,缺少学习的自觉主动性;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无法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这些问题是制约翻转思政课堂顺利开展的瓶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员应适时适度地督促、管理学员的翻转式学习,不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惰性,引导学员主动地参与到翻转课堂中并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员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这是翻转课堂良好运行、取得优质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翻转课堂应使学员真切感受到思政课程是一门有乐趣、有价值的课程,是一门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且能指导实践的课程,这样师生才能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感到快乐,享受思政课教学的过程,翻转课堂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从理念走向现实。

3.院校是实施翻转思政课堂的重要保障

在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建设的同时,院校也必须加大对专业课程的经费投入和网络平台建设。当前,对于思政课的创新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上理论课程建设不完善,网络视频和资料不齐全,严重制约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

(1)在教学场地建设方面,可以会议式圆桌和电脑终端形式教学代替秧田式教学,将传统常规型教室改造为研讨型智慧教室。这种新型学习环境会带来更加轻松、友好、民主、平等的学习体验,师生的交流会更加充分,学员也能表现得更好。与此相应,在班级人数方面,院校应大力推广中小班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员的教学压力,大力推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2)院校要加速实现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共建与资源互享,打造师生思想状况动态信息发布、工作展示和数据分析平台,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有效地预防新媒体不良信息对学员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在内部加强所有相关人员的团结协作,完善监督保障体系,构建“三全”育人共同体,协同一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提升翻转课堂网络化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3)院校需要在政策上鼓励教员投入教学改革,改进对教员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教员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改革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