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生平考
2025年08月10日
李新生平考
李新(1064—1138),字元应,号跨鳌居士,北宋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与同为蜀地作家的郑少微、杨天惠齐名,号称三俊[1],曾得到苏轼的提携,是北宋后期蜀地较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四库馆臣称“其诗气格开朗,无南渡后啁哳之音”“他作亦多俊迈可诵。在北宋末年,可以称一作者”[2]。李新长期任职于蜀地,且品秩较低,《宋史》无传。其生平,《郡斋读书 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蜀中广记》《宋史翼》等有零星记载。四库馆臣对其生平有简略的考论,但对李新被谪置后的经历语焉不详,且错误地认为李新曾上书王安石。现代研究者对李新生平也有一定研究,2011年在四川仁寿发现的《永怀庙碑》引起了董华锋、钟建明的关注,他们撰文对作者李新的家族及历史观进行了粗略考证,认为碑文“为研究北宋诗人李新和书法家李时敏提供了可靠的资料”[3];《全宋诗》[4]《全宋文》[5]《全宋词》[6]及魏晓姝《李新诗歌研究》[7]、李雨桐《宋代文人李新及其〈跨鳌集〉研究》[8]两篇硕士论文,对李新生平都有所考证,但所得不多且间有舛误。李新有《跨鳌集》三十卷传世,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另有部分诗文散见于《永乐大典》残卷(四库馆臣未辑)、《成都文类》《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古今岁时杂咏》《舆地纪胜》《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等总集、类书和地理志中,是北宋存世作品数量较多的作家之一。以其作品为基础,结合相关史料,我们可以对李新的生平事迹进行考查探究,大体勾勒出其人生轨迹,希望能对深入研究李新作品及宋代蜀地文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