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言清丽

(二)语言清丽

李新在进行散文创作时,有清晰的文体意识,他有意将不同文章的功能作区分:政论文章语言犀利得体,辩论有理有据;记事文章语言叙议结合,记录自己所思所想;而赋、记等抒情性文多用描述性语言,情溢于文,真切感人。总的说来,李新散文洒脱清俊,善于议论,语言清丽,简洁明朗。

李新一生漂泊,正值壮年却遭受贬官、丧子双重打击。《纾情赋》是李新经历丧子之痛后所写,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为一名父亲痛失爱子的哀伤之情:

元应季年得子,字以奏雅,度曲已终而后奏雅。奏雅君整丽秀发,生八月而卒。衰宗坠户,不得闻《韶濩》之音,使奏雅君以殇夭。其母追念之极,自言非特磔肺膺,肠且溃矣。会元应冬十月行县,宿乐至池。夕梦奏雅,既觉,涕泗滂注,起呼烛,体《骚》以纾情。

李新以“奏雅”为儿子的字,可见李新对其的厚望以及喜爱之情,一旦失子,便如堕入黑暗,以至于梦中也痛哭流涕。旅途在外,李新更感自身孤苦伶仃,念起亡子,只觉周遭冷清异常。全篇文字缱绻,如泣如诉,将一丧子父亲的悲痛感刻画得十分具体形象。但李新并没有任由伤感泛滥,在梦中,李新所描述的亡子的形象平静温和甚至带有幸福感:“梦遇亡子,为乐只且。其始见也,翩翩婉婉,负青阳之葳蕤。趋而即之,皓皓炯炯,莹素璧之晶辉。”一系列温润美好的字词构成的形象,将李新乞求亡子安息的内心表露无遗。情至深处,柔和内敛,隐而不发。相似风格的还有《书清轩》《樵对》《陈隐士碣铭》等文,都能体现出李新文语言清丽的特点。如其《书清轩》云:

居士之职,十九野次。治桥梁一日未归,则串腐贯,瞪视厮役,与之围坐。暮投清轩,极有媿色。祓除土灰,友松阴竹光,收召爽观,以求复其清,而走伧老婢勃,崒问家事,新火相交,智识不停,陷在险宅,为清轩主人得乎哉!轩之内无俗书,书非俗文,其来无俗客,客无俗语,浪声潺潺,流管枕间,听之毛寒,自然心开。后之游歌,安知不笑居士也哉!居士为清轩主人得乎哉。

文以描述为主,语句流畅,一气呵成,并无华丽辞藻,却能写出李新奔波一日之后休憩时卸下疲惫、回归平常生活的状态,而李新对恬静自然生活的追求,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