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拉杂诘屈
但也正如钱锺书指出的那样,李新散文也存在“拉杂诘屈”的弊病。其“拉杂”的具体表现是“于散体中堆垛之词类词赋,排比之调类经义,对偶之句类四六”。这种“欲求精丽”而在文中讲究辞藻和铺陈的习惯,应该说是北宋后期作家的一大弊病,而非独李新而然。李新散文喜用赋体作结,尤以其记序诸篇为甚,如其《普州铁山福济庙记》先用散体记录了他大观三年作普州司法参军、参与修建福济庙的过程,最后“伐鼓兮隆隆,风雨时兮岁丰。刲羊炰羔兮,旨酒清洁,相与答神兮,继日以月”这样的赋体作结;《卧云亭记》用散体描写南山喻公的隐居生活,末段却是“幽人居真兮山之阴,愿言孔招兮山云深。闲庭除兮驯禽,垂湘箔兮幽沉沉。既觉兮复梦,酌樽酒兮鸣琴”这样的赋体语。李新也喜欢在文中大量使用排比,前举《唐治不过两汉论》连用七句排比,确能给人气势恢宏之感,但有时使用过滥,为了修辞而修辞,就有些喧宾夺主的味道,如其《上许运使书》本是干谒之文,在自己“得罪流落,闲居八年”,又再度出仕之际,希望对方能对自己有所提携。文中先用了一大段文字,用排比手法讲述了自己少年时学书、学画、学医、学音皆无所成的经历,最后再羞羞答答地表示自己已有“自新之志”“欲涤肠于清,无有滓秽”后重新为官,虽然很符合干谒文章含蓄的特征,但一味夸耀自己之多才不仅惹人厌烦,也模糊了文章的主旨。钱先生摘录此文时,也特别指出:“录此以见元应之多能,亦可征其文体之俳也。”[10]受西汉散文的影响,李新散文讲究辞藻的华丽,喜用骈散结合的对偶句式,但有时过于追求句法结构,反而走向整饬呆板,如其《九华禅寺记》描写陵州风光:“群山逶迤,卧龙蹲彪,右揖左朝,前列如几,石矗矗若墉。行至水穷,坐观云起,兹古人植锡处。用意不凡,自眉往,举武九千,涉大江。自陵往,凡两舍。间蹊若丝,獾愁鸟悲,高者去天一握,下者及地九泉。”全段以四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六字句,的确极类“骈四俪六、锦心绣口”的四六文。李新散文的“诘屈”,主要表现在好用僻典、奇句。如其《上赵龙图书》开头即点明时间“岁在大渊献,某摄梓司寇”,用大渊献代亥年,除了借指年代,再无别的意思,不如直接说“元祐丁亥”来得直接;再如其《谢谢转运判官启》云“岂期跃冶之不祥,遂失寿陵之故步。多言贾傅,自取间疏;挑战李陵,竟成囚虏。狂图至此,薄命奈何?丹阙春风,未信淄川之对;山城夜月,来观梅尉之碑。”先用燕国寿陵邯郸学步、贾谊、李陵之典,再用“丹阙”以指朝廷,以梅福指代自己县丞的身份,短短两句话,用典如此密集,让人不堪卒读。这或许跟李新依附于苏轼门下,受黄庭坚等人奇崛文风影响,固守“陈言务去”“词必已出”之教,有很大关系。
【注释】
[1]李新. 跨鳌集[M]//纪昀等编.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曾枣庄等《全宋文》在《跨鳌集》外补辑《霍光论》《汲黯论》《招星阁记》《跋颜鲁公书后》四篇;《谢盐提举荐举启》《生日设醮亭午青词》《请普老住太平疏》《请正老住广孝疏》四篇仍未收入《全宋文》。
[3]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4024.
[4]钱锺书. 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07.
[5]见李新《跨鳌集》卷二十一《与张君实书》。
[6]李弥逊. 筠溪集:卷五[M]//纪昀等编.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4024.
[8]徐松. 宋会要辑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57:3926.
[9]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4024.
[10]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