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全宋诗》收录蜀中“三俊”诗文辨伪与辑补
2025年08月10日
《全宋文》《全宋诗》收录蜀中“三俊”诗文辨伪与辑补
“三俊”都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他们一生几乎都在四川度过。作为苏轼文人集团的外围成员,他们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蜀地中下层文人的典型代表。在早期,他们都曾有一颗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心,先后在元丰、元祐年间考取功名,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都写下许多言辞恳切、不畏权贵的政论文章,表现出了想要报效朝廷、改革政事的社会责任感。可惜,“三俊”生活在北宋末年党争连绵不断、酷烈异常之时,蜀党的失势,也连带他们相继被贬官或失官。仕途失意后,他们更多表现出一种偷安自适、任性逍遥的精神风貌,入世意愿大为淡化。他们有时心游物外,寄情山水,以游宴、饮酒来排遣心中的忧愁;有时托情于诗词、书画以自娱;有时耽佛习禅,以禅定之乐来排遣经世的悲痛和人生的苦难。“三俊”虽然身后名迹不彰,但是他们著述颇丰。在他们的作品中,除了与苏轼、黄庭坚、冯澥等名流的相互唱外,大多是与蜀地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水利、城市建设、边地风光、少数民族习俗等相关的诗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整理、研究,不仅能让我们对北宋后期蜀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还有利于我们认识巴蜀文化在北宋的发展轨迹,把握巴蜀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并能为北宋时期巴蜀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