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名与字号

一、姓名与字号

杨天惠其名,自宋迄今,并无异议,惟肖定沛《文学家与科学家杨天惠》称“亦名杨集”[1],说杨天惠又名杨集,其出处当是《成都文类》收录的杨天惠《正法院常住田记》一文中有“顾语东蜀杨集大书之”一语(嘉靖刊本、四库本皆作“集”),而此处之“集”根据文意当为“某”之形讹,其下文即有“某书已”“某重为信子乐之”等语,在杨天惠的文章中,自称杨某是很常见的,如其《都大茶马司新建签厅架阁记》称“时彰明县令杨某”、《张忠定公祠堂记》称“东蜀杨某”,肖先生没仔细阅读,因此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

杨天惠的字,《郡斋读书志》《舆地纪胜》《安岳集》《文献通考》《蜀中广记》俱作“祐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姓氏》作“佑甫”,卷十六、二六、二七作“祐甫”;《宋诗纪事》《全宋文》作“祐父”;《宋代蜀文辑存》《全宋诗》作“佑父”;肖定沛《文学家与科学家杨天惠》称“佑文”。在这些文献中,《安岳集·原序》乃宋代简州(今四川简阳)刘光祖嘉定十二年(1219)所作,其中转述了冯澥为杨天惠作墓志铭中的一段文字,称杨天惠字为“祐甫”,刘光祖与杨天惠同为四川人,去杨天惠不远,应更为可靠,且同为南宋人所作的《郡斋读书志》《舆地纪胜》《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等皆作“祐甫”,因此,杨天惠的字当为“祐甫”无疑。《宋诗纪事》等文献中“佑”皆为“祐”之形讹,“父”与“甫”是音近而讹,而“文”则是“父”之形讹。

杨天惠号,惟费著《氏族谱·杨氏》称其“自号回光居士”[2],“回光”当源自佛教用语,自号“回光”,与杨天惠笃信佛教的特点也相符。厉鹗《宋诗纪事》称“冯澥志其墓,号西州文伯”[3](《宋代蜀文辑存·作者考》误录为“西川文伯”[4]),冯澥文集收录于周锐刊刻的《太师左丞两冯公文集》,但“至元末明代已成残本,澥集全失”[5],冯澥《杨天惠墓志铭》未传世,只在《安岳集·原序》中保留了部分文字。厉鹗生活在康乾时期,不知是否得见全文,但其称杨天惠“号西州文伯”,想来有一定依据,姑依之,“西州文伯”当为冯澥私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