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博可奋麈 其心难泠然——论郑少微人格追求与作品思想的悖反

褒博可奋麈 其心难泠然——论郑少微人格追求与作品思想的悖反

郑少微,字明举,号木雁居士,临邛人。元祐三年(1088)登进士第,崇宁元年因上书言事坐邪下籍,曾在政和年间担任德阳县令,官至朝请郎。郑少微与简州刘泾俱以文知名,与杨天惠、李新齐名,时人号称“三俊”,常与苏轼、黄庭坚、李公麟、刘泾等交游唱和。郑少微一生著述颇丰,有《唐史发挥》十二卷、《策》六卷和《木雁居士集》,但均已散佚,现留存作品散见于《成都文类》《历代赋汇补遗》《全蜀艺文志》《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国朝二百家名贤文萃》《梅苑》《花草稡编》《五百家注昌黎文集》等总集、类书中,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同治十三年刻本何庆恩编《德阳县志》等方志中亦有其作品,当代则有唐圭璋《全宋词》辑其词二首、曾枣庄等《全宋文》辑其文二十一篇(其中误辑三篇)。郑少微生活在北宋后期,在当时酷烈的党争中,他想学习陶渊明的“逍遥前去”和白居易的“耿介中立”,追求“褒博奋麈,御风泠然”的洒脱与轻妙。其文章则追求“文道合一”,注重言道与论政的密切结合,教化意味较浓。其作品思想表现出了与其人格追求的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