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邑令之选,名宦辈出
2025年09月26日
重邑令之选,名宦辈出
刘攽的《象山县西谷记》中说:“庆历初(1041),诏书益重县邑之选,使州郡以令,举才而用之。象山亦增置令一员,自尔至今三十岁,所更九人。象山令遂有善政见纪于民,遂有闻人见用于朝。”
,说到“庆历”这个年代,大家定会想到《岳阳楼记》的第一句话:“庆历四年春”。宋史上有一场著名的“庆历新政”,其领军人物就是《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范仲淹针对时弊,提出了限制恩荫、淘汰冗员、改良科举、慎选官吏、兴修水利、厚养农桑、减轻赋徭以纾民困等政见。《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天下士吏所传诵。
在“庆历新政”的影响下,朝廷特别重视县令的选拔,象山自庆历初始,贤令辈出。这些县令大都进士出身,才德兼备。《西谷记》在重点记述了林旦的政绩之外,还历数了庆历初以来的几任县令:“自林君以前,令有顾方者始有治绩,逾年而死,民哭之哀,祠之。又任永德治石碶以御海潮,郎某(渭)浚河蓄水以待旱,民皆赖之。”在这个传统的影响下,庆历后的270年中,象山县令、主簿等官风较好,入民国《象山县志·名宦传》者得21人。在他们的主持下,宋代象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宋代象山名宦录

注:李孟传是一个特殊人物,曾“知象山县事”四年。在宋代,所谓“知县事”,常是一个无官阶的县令。李孟传博学多闻,节操清高,《宋史》为其专门立传。贬官前任浙东常平使。县志《名宦传》中说他“守荐为邑最”,意为“守在县里,等待起复的时间最长”,未记政绩。绍熙二年(1191)复职时,权相韩侂胄、史弥远都想笼络利用,李孟传不为所动。后曾任江州知府、广西点提刑狱、浙东点提刑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