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理性投机泡沫理论

2.2.1 理性投机泡沫理论

在理性泡沫提出方面的文献可以归纳为两个角度,一个是局部均衡框架,另一个是一般均衡框架。局部均衡框架主要运用后推归纳法剔除在一些特定类型资产上的泡沫。Blanchard和Fisher(1989)认为对于自由出售、供给无限弹性、具有可替代性的资产,不可能出现正的确定性泡沫,否则资产价格将趋于无限,最终超过替代品的价格。

从局部均衡框架到一般均衡框架,对经济的有限性(经济体中市场参与者人数是否有限)和市场参与者时域(即市场参与者的预期生命期限)的假设非常关键。在假设经济有限、市场参与者时域无限时,Tirole(1982)、Weil(1987)认为经济体中不会出现投机泡沫。若投资者的人数有限,由于投资者购买资产的唯一目的是希望在日后能以更高的价格转卖给他人,因此只有当经济不断有新的交易者进来,使得其他投资者顺利离开市场的情况下,泡沫才能够存在。在假设经济无限、市场参与者时域有限时,有可能出现泡沫。Tirole(1985)运用跨期世代交叠模型(OLG模型)证明,如果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即资产回报率超过经济增长率,那么泡沫就不会存在;反之,泡沫就可以或可能存在。Weil(1989)引入市场参与者的遗产动机,拓展了Tirole(1985)的研究成果。如果市场参与者考虑所有的后代,就可以将市场参与者有限时域延伸为无限时域。在该模型下,Weil在个体预期生命无限期界条件下证明出理性泡沫的存在。Yanagawa和Grossman(1993)使用离散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了具有线性生产技术和内生增长率的离散的代际迭代模型(OLG)发现,当均衡增长率大于利率时,适当的理性泡沫可以存在。Futagami和Shibata(1999,2000)在更严格的条件下使用连续的世代交叠模型也得到理性泡沫能够存在的结论。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还将经济因素引入到泡沫模型中,Santos和Woodford(1997)认为,资产定价的基本理论即使在无限时空经济中也是有效的,即理性泡沫并不存在。然而,Loewenstein和Willard(2000)讨论了在有限但持续交易的经济中,股票市场交易主体面临财富约束情况下的泡沫存在性。他们认为,在资产供求为正的情况下,泡沫不存在,但泡沫通常会存在于资产零供给的状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