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不同体制下的利率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
在不同的利率体制下,其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市场化利率体制下,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两个作用机制。一个是投资者的流动偏好选择机制。根据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如果当前利率下降,会有更多的人相信将来利率会上升,现在卖出股票持有货币以备将来再买入股票,于是股票价格下降;当利率的调整是低于公众预期,在利率下降时人们相信将来利率降得更低,则会在当前买入股票,留待将来卖出,于是股票价格上升;而当利率的调整合乎公众的预期时,对股票的需求不会变动,股价亦不变。另一个是投资者的资产选择机制。根据托宾等人的资产选择理论,利率对股价的影响渠道包括:(1)替代效应:利率下降,公众更乐于持有较多的股票,股价上升;(2)积累效应:利率下降,安全资产收益下降,为了达到财富积累目标,投资者将更多购买高收益的风险资产,股票价格上升。
在利率管制体制下,利率被作为一个货币政策工具受到央行的直接控制,它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是直接和显著的。一方面,利率变动影响存款收益率,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必然会影响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利率上升,证券市场资金供应减少,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证券市场资金供应增加,股票价格将上升。另一方面,利率变动会影响企业的借款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情况,最终会影响股票价格。中央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会加重企业的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的降低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中央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增加供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的增加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将大幅上升。特别是那些负债率比较高,而且主要靠银行贷款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例如房地产业),这种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