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 租金测算

9.3.4 租金测算

由实际对价率与合理对价率的差距可看出实际对价率的偏离程度,表明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侵吞程度,且据此可进一步测算出实际对价水平与合理对价水平之间的缺口,从而确定股市金融约束政策所产生的政策租金的规模。

定义实际对价率缺口和对价偏离度分别为:crgap=cr-crT则政策租金为:

其中,crgap 为实际对价率缺口,数值越大,对合理对价率的偏离越强;crT 为实际对价率;crgap_r为对价偏离度,衡量实际对价的偏离程度;rent为股市租金;N为上市公司股改前总股本,N=NT+NN

经过测算,在1 319个样本中,有33家上市公司在股改中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支付对价或仅以权证形式支付。有1 263家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实际对价率低于合理对价率,占样本总数的95%。其中,不同偏离程度的样本数如表9-6。实际对价率与合理对价率的缺口最大的是中科健A,其实际对价率为0,而合理对价率为1.71。另有56个样本实际对价率高于合理对价率(其中幸福实业表现最佳,其实际对价率为2.32,合理对价率为0.86),说明这56个样本的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改中对流通股股东的让利状况较好。

表9-6 实际对价率对合理对价率的偏离程度

表9-7显示了在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侵占流通股股东权益的租金规模前20位的上市公司统计信息。这20家上市公司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偏离程度最大者为贵州茅台,其合理对价率为0.84,实际对价率仅为0.15,偏离度达4.67倍。租金最高者为中国石化,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对流通股股东实现的租金侵占接近400亿元,其次为上海石化,租金侵占接近200亿元。

表9-8显示了股改中对价情况与股市政策租金的描述性统计特征。1 319个样本删去实际对价率为0的23个样本后,1 286个实际样本的实际对价率平均值为0.25,而合理对价率的平均值为0.64。平均租金为3.93亿元。其中对价偏离度数值偏大,原因在于该比值的除数为实际对价率,而实际对价率趋近于0的样本数量不少。

表9-8 股改样本对价与股市租金的描述性统计

注:①是实际对价率,②是合理对价率,③是实际对价率缺口,④是对价偏离度,⑤是租金(亿元)

测算结果显示,由于实际对价对合理对价的偏离程度普遍较大,导致在2005—2010年间参与股权分置改革的1 319家上市公司中,实际对价率低于合理对价率的1 263家公司其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股改从流通股股东掠取的政策租金总额达5 339.59亿元。以公布股改方案后首次复牌日期作为完成股改的时间,对这1 263家公司进行分年度统计得到的政策租金规模如表9-9所示。

表9-9 分年度统计的政策租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