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前 言 身心一如:宁波书法的人文精神和当代意义

第一章 先秦、秦汉时期的宁波书法

第一节 先秦、秦汉时期的宁波书法概述

第二节 河姆渡刻符与“王”字青铜矛——宁波书法的萌芽

一、河姆渡刻符

二、“王”字青铜矛

第三节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第四节 稚趣天真的汉代砖文

一、汉代砖文兴盛的原因

二、汉代砖文的艺术风格

三、从汉代砖文看汉代书体的演变

四、宁波学者的贡献

第二章 六朝时期的宁波书法

第一节 六朝时期的宁波书法概述

第二节 “二王”书风的笼罩

一、王羲之书法

二、王献之书法

三、“二王”书风笼罩的原因

第三节 虞龢《论书表》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宁波书法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宁波书法概述

第二节 虞世南的书学成就

一、虞世南书法

二、虞世南书论

第三节 晚唐、五代时期的僧家书法

一、释光书法

二、释无作书法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宁波与日本的书法交流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碑碣墓志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宁波书法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宁波书法概述

第二节 “梅妻鹤子”林和靖

第三节 从张孝祥到张即之的“张氏一门”

一、“架雪凌霜”张孝祥

二、“以禅入书”张即之

第四节 士流书风尽风流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禅宗墨迹

第六节 宋元时期的其他书法家

一、杨 简

二、袁 燮

三、郑清之

四、叶梦鼎

五、王应麟

六、胡 沂

七、袁 桷

八、袁 裒

九、应 在

第七节 宋元时期宁波与日本的书法交流

第八节 宋元时期的碑碣墓志和摩崖石刻

一、碑碣墓志

二、摩崖石刻

第五章 明代的宁波书法

第一节 明代的宁波书法概述

第二节 明代前期的宁波书法家

一、詹 僖

二、方孝孺

三、台阁体书家

第三节 明代中期的宁波书法家

一、王守仁

二、丰 坊

三、方 仕

四、陈 沂

第四节 明代后期的宁波书法家

一、屠 隆

二、钱肃乐

三、张苍水

第五节 明代宁波与日本的书法交流

第六节 明代的丛帖刻石、碑碣墓志及摩崖石刻

第六章 清代的宁波书法

第一节 清代的宁波书法概述

第二节 清代前期崇董书风的宁波代表书法家

一、姜宸英

二、高士奇

第三节 万经与《分隶偶存》

第四节 清代的宁波藏书楼书法家

一、续抄堂之黄宗羲

二、寒松斋之万斯同

三、双韭山房之全祖望

四、大梅山馆之姚燮

五、烟屿楼之徐时栋

第五节 清代后期宁波帖派书法的兴盛

一、刁戴高

二、王曰升

三、毛玉佩

四、陈 劢

五、严信厚

六、张家骧

七、楼忠

八、梅调鼎

第六节 清代的丛帖刻石、碑碣墓志及摩崖石刻

第七章 近现代的宁波书法

第一节 近现代的宁波书法概述

第二节 赵叔孺

一、绘 画

二、书 法

三、篆 刻

四、教 育

第三节 马 衡

一、受命于危难

二、致力于书法

第四节 潘天寿

一、碑帖融合之路

二、书画同源之理

第五节 沙孟海

一、作为艺术家的沙孟海

二、作为学问家的沙孟海

三、作为教育家的沙孟海

第六节 朱复戡

一、取法乎上

二、金石可镂

三、由篆入草

四、屹立印林

第七节 近现代的其他书法家

一、冯 幵

二、吴 泽

三、葛 旸

四、高振霄

五、徐世昌

六、张原炜

七、钱 罕

八、叶恭绰

九、张鲁盦

十、陈训慈

十一、凌近仁

十二、秦康祥

十三、丁乙卯

附录 宁波书法史大事年表简编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