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陈 沂

四、陈 沂

陈沂(1469—1538),初字宗鲁,后更字鲁南,号石亭、小坡,鄞县人,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是明代中期享有盛名的诗人、学者、书画家,与顾璘、王韦并称“金陵三俊”。陈沂书学东坡,旁及篆隶,在书法史上虽书名不显,但书风独具,与诸多文人书家交往甚密。

明人顾起元曾曰:

正德嘉靖中,吾乡官词林者为陈侍讲鲁南、景中允伯时、邢侍讲羽伯、胡编修懋礼。四先生行业不同,其官宦所至,差相上下,而皆有书名。陈书法坡老,妍媚婉郁,工于取态,遒壮之气拂拂波磔间……吾乡书学一派钟于王谢,寥寥千载,实再盛于我朝,观四先生可概见也。[10]

由此可知,陈沂书法深得苏轼真髓,“妍媚婉郁”,与时人景旸、邢一凤、胡汝嘉齐名于世,为明代书风之典范。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有云:

金陵少临池者,如顾司寇、陈太仆皆得意而不得法,最得法者徐子仁。[11]

又云:

徐髯仙霖虽尺度数行亦自郁跂,于颓然中见老子。……金赤松琮《赤壁二赋》墨气腕力具胜三君子,俱得三昧者,行家要推元玉……陈太仆沂二绝犹楚楚,其仿眉山当在文待诏下,吴文定上。[12]

王氏认为陈沂其书得“意”而不得法,书法当在吴宽之上、文徵明之下。吴宽乃苏书名家,陈沂位列其上,其书之高可以想见。

从《跋刁光〈丛篁集羽图〉》(图七十六)来看,其书以苏书为主基调,宋人笔意明显,丰腴跌宕,舒展自如,丰肥而不臃肿,瘦劲而不纤弱。明代中期,书风从赵孟及台阁体的笼罩中跃出,转而取意宋人。这种书法审美的转换在陈沂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图七十六,陈沂,《跋刁光〈丛篁集羽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