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释无作书法
2025年09月26日
二、释无作书法
释无作,生卒年月不详,俗姓司马,字不用,号逍遥子,吴越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据史书记载,他能画善书,隐于会稽四明山,卒于四明,年五十六。米芾在《书史》中评其书:“唐末人学欧尤多,四明僧无作学真字八九分,行字肥弱,用笔宽;又有七八家,不逮此僧。”由此可知,释无作的书法出于欧书,且颇有造诣。宋赞宁《续僧传》称其:“善草隶,笔迹遒健,人多摹写成法。”说明他的书法在当时颇具影响。然由于资料匮乏,难以一睹其书真容,引以为憾。
多数书法史写到晚唐往往寥寥数语,曾经繁荣一时的大唐书风,至此似乎气数已尽,实则不然。以释光、释无作为代表的四明禅僧书家,成为这一时期宁波书法的主流。他们的书法有明显不同于前人之处:其一,秉承“梵我合一”的世界观。在“梵我合一”的世界里,万象归于本心,我心即佛,佛即我心。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无非都是我心的幻化。他们不受前人之囿,凭借自己的感悟,领会书法奥义,随意为之。其二,追求“逸”的境界。“逸”是一种生活形态和精神高度,四明禅僧将书法当作悟禅的媒介,追寻观照自我,追寻书法中的禅意,追寻清逸、超逸、飘逸乃至高逸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