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鄞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入太学,嘉定十年(1217)进士及第,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曾和史弥远一起议定废济王赵竑而立理宗为皇帝。端平二年(1235)任左丞相,后历封申国公、卫国公、越国公。淳祐七年(1247)辞官,放浪湖山,寓身僧刹。淳祐九年(1249)复相位,任左丞相兼枢密使。淳祐十年(1250),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而后退仕隐居,卒于宋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谥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郑清之工笔札,书法遒秀逸致,但所传书迹甚少,见于《凤墅续法帖》。